0/500
心源波清 书艺精进 —— 访杨孝玉先生
2019/03/13 来源: 责任编辑:徐晓媛 作者名称:;
杨孝玉近照
心源波清 书艺精进
—— 访杨孝玉先生
杨孝玉 1947年出生,湖北洪湖市人。号怡然斋主,一然居士。1992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曾任洪湖市书协主席、名誉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湖北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鸿鹄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报》签约书法家,中国银行家辞典入编人。
1997年,硬笔书法作品获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2007年,作品入展首届全国老年书法展。2008年和2009年,作品连续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重阳书画展“重阳书画奖”。
首届中国重阳书画展和第二届中国重阳书画展获奖名单中,湖北的获奖作者杨孝玉这个名字引起记者的莫大兴趣。近日,记者专访了这位连续两届获得中国重阳书画展“重阳书画奖”的作者。
无“书”不欢
杨孝玉先生儒雅谦虚,文质彬彬,一派文人风采。并且,杨孝玉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某房地产公司老总。这不禁让人有些惊讶了,艺术与商业在一个人的身上演绎出如此成功的故事。
杨孝玉很小就喜欢写字,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好的牌匾,都会细心揣摩,反复练习。说到这里,杨孝玉笑了:“那时候,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书法,只是觉得牌匾上的字写得非常洒脱,就很想学下来。”后来,因为对书法的爱好和这种好学的精神,渐渐地在单位上出了名,单位的板报、宣传、春联等与写字有关的活儿都几乎成了他一个人的事。
1989年,杨孝玉报名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的学习,从临帖、创作到毕业论文等一系列的专业学习令他的书法有了长足的进步。经过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三年的学习后,越发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神奇魅力,于是乎,天天临、夜夜写,上班想、下班练,有时半夜睡不着,都会爬起来写。书法已经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有些激动地说:“有时工作太忙,几天不写,就很着急啊,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书法是座桥梁
2002年至2005年单位调他去昆明收购一家公司,因他在昆明人生地不熟,谁也不认识,工作局面很难打开。由于有了书法这个爱好,他与云南书法界的人很快熟悉起来,经常参加云南省的书法展览、笔会等,为自己聚积了很多人际关系。谈到这里,杨孝玉感叹道:“后来在那里的工作,云南书法界的朋友给我帮了不少忙啊!书法帮助了我的工作,也为工作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有的客户去他的办公室,看到公司里挂有他书法作品都惊讶道:“原来杨总还有这么一手好书法啊!”一些商务难题便经常迎刃而解。他说,办公室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绝对会让客人对你刮目相看!首先,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有文化,觉得你的公司也有品位,从而会觉得与你合作会非常可靠,值得信任!
有一次,杨孝玉在房产公司售楼部门口挂了一副自己的书法对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结果吸引来不少购房者。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绝对会令人心旷神怡!这或许就是文化软实力吧。
养心健身之术
杨孝玉小的时候体弱多病,经常看医生,后来他每天坚持练字,身体慢慢越来越好。“等您完全退下来后时间会更充足,可以全身心地用书法来养生了。”听到笔者这样说,杨孝玉一脸喜悦:“我已经年过古稀,心态和身体都不错,这与我练字有很大的关系,写书法不能心浮气躁,心态不好字自然也写不好,这样长期坚持,就有了养心的作用。我一直坚持站着写,长此以往,就会起到健身的效果。一个人自然形象的自然流露是不用刻意掩盖和装饰的。”
不断否定自我
在书法领域取得的一些成绩并没有使杨孝玉肯定自己,他认为,书法必须是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每个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感悟,千万不能把字写死,认为自己已学到了精髓;要在艺术上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地追求新的东西,这样,才会不断进步,保持艺术的生命力。
贾平凹曾经也说,他的文学创作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以前的很多作品,他自己回过头去读,有些就觉得很不成熟。他也经常在变化自己的创作方式,他说,搞文学创作,不能老是一个样子,否则,读者会产生厌倦。所以,他要经常变化新的东西奉献给读者,这样,才能站得住脚。杨孝玉有个习惯,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自己以前的作品拿出来,重新审视。有新的灵感,则会重新调整进行创作,并与之前的作品进行比较。最终,撕掉不满意的作品。他这种敢于否定自己的创作态度,令人佩服!我们期待杨孝玉在不断地创新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杨孝玉书法精品展
行书 见贤思齐
行草 读书之乐
行书 养浩然 极风云联
行草 《将进酒》
楷书 《梅花》
行书 静观风云
行草 《饮中八仙歌》
草书 《满江红》
行书 风归雨过联
行草 黄鹤白云
行书 天赐鸿福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