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碑帖融合的独特个案 ——金伯兴先生的书法艺术

2017/08/01       来源:       责任编辑:杨柳       作者名称:吴绍学;

在当下的行草书创作中,真正以碑帖融合而论,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和个性风格,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且为较多人所接受、喜爱者,金伯兴先生无疑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作为当代书法名家,金先生以一手奇谲的“丑怪书”显名当今书坛,其书自然无饰、古淡质朴,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韵味和魅力。

金先生书法根植传统,取法颜真卿、于右任的厚重大度,徐生翁、陶博吾的宽博古拙,王羲之、米芾的灵动快捷,将魏碑、汉隶的险绝雄强等融入其中,并注意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最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济成厥美”,概而言之,其美有四:

一曰朴拙、率真。金先生书法结字稚拙率意,体势跌宕多变,大小、短长、宽窄、奇正皆因字立形、随体赋势,用笔老辣、生拙、枯涩,常“不按常理出牌”,故写出来的字显得不衫不履,人或谓之“丑”,但其朴拙、率意却让人过目难忘,有一种大朴不雕的美。

二曰灵动、活脱。一般书家作行草,取碑之拙之厚之沉实则难于帖之流畅、灵活、洒脱。观金先生书,却能写得下笔无碍、使转纵横、快意淋漓,将碑的凝重与帖的灵动和谐统一,无生硬、重浊、板滞之病。

三曰自然、随性。金先生书法不事雕琢,全凭情性一任写来,显得平和、散淡、自然。时下的很多书法,热衷于变形、夸张、矫饰,作书惺惺作态、忸怩不安。但金先生却丝毫不为流俗所扰,执着地“我写我法”、“我写我心”,笔下流露尽是真性真情。提起笔来,任情恣性,随意所适,忘情挥洒,然疾风劲草、老树新枝、注岸崩涯、鹰望鹏逝,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想象中,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意兴遐思,笔墨到处,尺水可以兴波,纸短亦能味长。王国维《人间词话》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以此而论,金先生的书法是有境界的。

四曰丰富、多变。这主要表现在他多变的艺术形式上。金先生楷隶行草诸体皆能,幅式上形式多样,构图新颖,具有很强的现代感。他尝言最怕艺术的重复,正是在这种高度的艺术自觉中,金先生锐意创新,书法一幅有一幅的图式,一幅有一幅的面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人一种新的感受。

观金先生的书法,给人的一个突出感觉是“新”。这首先表现在其字的面目上。和一般行草书的碑帖融合不同,金先生的行草书在碑和帖上做到了一种“深度融合”,它既不似有些书家以帖为体,在点画线条中融入些许碑的质、拙、涩、厚,以帖面碑质示人;也不似有些书家以碑为基,在用笔上加入帖的使转,强使勾连、牵丝、映带;金先生走的似乎是“第三条道路”,即一种“五五”、“四六”相融的深度探索创新,这使他的字表现出迥乎他人的独特个性面貌。

金先生作书喜用长锋羊毫取势,挥运时打破一般书写用笔多逆入平出或顺势切入的惯法,起笔落锋十分注重触点的感受,大刀阔斧,干脆有力,似老农锄草,又能“八面出锋”,每一笔都尽量使触纸点的力度和势向不同,笔尖锋颖做到行藏无迹;同时充分发挥指腕的灵活性,以捻、撮、揉等细微的“小动作”不断变换瞬间的笔势笔姿,并辅之以提按使转弹掠挑趯等,收笔亦不斤斤计较于笔笔到位;加之他书写时善于以意驭笔,但求意足,不求形满,有时甚至故意把点画写残写破,这使他的用笔显得毫无固定程式可言,而笔下的点画却众巧百态、工拙随宜、意趣盎然。当今书坛,各种“流行书风”盛行,只要是稍微有点名气的书家,背后总会有一批趋之若鹜的追随者、模仿者,但金伯兴先生的书法却由于其用笔无定法,一般学书者很难掌握其“核心技术”,故其书法在当下少有取巧的流行跟风者。从这一点上来说,金先生的书法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有技巧、有难度、有高度的。

金先生书法的“新”还表现在其形式的多变上。他善于从墓志、手札、印章、绘画等中寻找借鉴,如他在汉砖、汉灶拓片上题记,在方孔古钱中写《长征》诗,将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写成龙门的一线天,又似“一桥飞架南北”,在浅黄圆形色宣扇面上写《观沧海》,似日出东溟,等等。很多作品构图别具匠心,内容和形式契合,题款亦不拘一格,更兼印章使用得当,常有画龙点睛之妙,所以作品显得生动活泼、烂漫多姿,视觉观感极强。

由于面目的新、形式的新,使金先生的书法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自清中后期碑学兴起以来,在行草书方面,碑与帖的融合在传统帖学之外又开一新途,并在实践中主要沿着前述的两条路径前行。但与碑学兴起后篆隶楷正体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行草书的探索、尝试似乎难臻上善,碑帖融合中失之生硬、拗峭、荒率者大有人在,如书法家王道云先生就曾在《书法门诊室》一书中对20世纪书坛30位近现代名家作了批评。主要原因在于,碑帖两种体系的用笔特点和书写意趣实在迥异,要真正融合好并不容易,这也使得现在很多学书者视行草书的碑帖融合为畏途。而金先生却能碑帖熔冶,以极大的智识出碑入帖,取碑之拙而融帖之巧,得帖之轻灵而兼碑之沉实,既有碑的朴茂劲健,又有帖的流畅爽利,可以说是一个在行草书碑帖融合方面比较成功的个案,它让我们在碑与帖的夹缝中看到了另一种行草书碑帖融合的可能,相信能带给当代书法更多元、多维的启示和思考。

此外,金先生的书法具有很强的现代形式美感,但是和当下的拼接、粘贴、做旧等时风不同,他的作品形式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结合文辞意境,凭着自己不断的思考、感悟和实践自然形成的,讲形式而不形式化,在这点上金先生似乎也领跑于全国书坛前列。这对我们在形式和形式化之间如何拿捏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金先生为人直率、随和,早年曾放弃令人艳羡的省委机关工作,转而专职从事书法,后长期担任湖北省书协副主席,奖掖新人,扶持后学,为湖北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耗费了大量的心血,2006年又率诸弟子在武汉创立聚艺厅,为弘扬书法艺术不遗余力,可喜先生思维活跃,愈老弥新,有理由相信他一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多艺术的精彩呈现!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