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青年书协传习班第二期(篆隶、篆刻)集训圆满结束

2018/01/16       来源:湖北省书协       责任编辑:杨柳       作者名称:;

微信图片_20180115165912.jpg

1月13日至14日,湖北省青年书协传习班(篆隶组、篆刻组)第二次集训在武汉创意天地开班,三十余名学员自省内各地前来参与了此次集训。本次集训由湖北省书协副秘书长、省青年书协常务副主席程新,西泠印社社员、省青年书协副主席魏晓伟,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陈才俊三位老师现场授课,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省青年书协主席罗丹青亲来现场指导教学工作。

魏晓伟老师作理论讲解(1).jpg魏晓伟老师作理论讲解(2).jpg

魏晓伟老师作理论讲解

陈才俊老师作《篆隶与篆刻的关系》的讲解.jpg105760734019261999.jpg

陈才俊老师作《篆隶与篆刻的关系》的讲解

13日上午,魏晓伟、陈才俊两位老师分别给篆刻组、篆隶组学员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分工等问题,并针对两个小组学员的学习作了思想引导和理论疏导。接着两个小组分别对学员的习作逐一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和交流。下午,陈才俊老师以《篆隶与篆刻的关系》为题,简明扼要地讲解了篆隶书体的演变和特点,以及篆隶书体与篆刻的联系。

583386395662405126.jpg595507487426664574.jpg735241408127098394.jpg218566755668351119.jpg83056078049784981.jpg

下午下课后,两个小组分别给学员布置了课后作业,晚自习期间两个小组的学员进行了篆隶书体的临创训练和相互交流。

魏晓伟老师作临创示范.jpg

魏晓伟老师作临创示范

魏晓伟老师给学员作印章修改示范.jpg

魏晓伟老师给学员作印章修改示范

魏晓伟老师为学员印谱题签.jpg

魏晓伟老师为学员印谱题签

574634177860623413.jpg陈才俊老师作临创讲解.jpg

魏晓伟老师为学员印谱题签

14日上午,篆隶组、篆刻组分别就学员的课后作业和课堂作业作了逐一的现场指导,就“历史发展”、“当代现状”、“源流选择”、“刀情笔意”、“临创转化”等理论和技法问题,二位老师也一一作了深入浅出地解说和示范。下午,篆隶组、篆刻组的师生就学员各自的学习目标和创作方向等问题作了针对性交流和逐一商讨明确。针对各学员的学习目标和创作方向等问题,二位老师于放学前还一一作了交代和嘱咐,要求学员平时严格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精准学习、有类属地进行临摹和创作。放学后,学员们在微信交流群里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感想和经验心得。

 


 

【传习班篆隶组二次培训感言 】

篆隶组〔周艺〕:

感谢省青书协组织的关怀,感谢我尊敬的导师无私教导,感谢我亲爱的同学真诚帮助!重返课堂当学生的感觉真好!聆听了陈才俊和魏晓伟老师的书法专业知识精辟的讲解与指导。使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较系统了解和新的认识。这使我不仅学到了书法专业知识,而且从中也悟出了很多道理。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多多练字,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按老师要求去完成作业,尽快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我是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的一名书法老师,参加培训学习除了提升自身水平,还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像我的导师一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书写技能得到提高发展。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篆隶组〔杨旋〕:

培训心得体会:篆隶相通,隶书改变了篆书原有的结构,保留了篆书原有的笔法 。我们要开阔眼界,明确方向,重新梳理思路,坚持练习,做个有思想的学书人。

要积累、借用同种风格不同碑帖的笔法。深入古帖,与古为徒,从中找到线条的变化,要知道起笔影响到行笔,行笔影响到收笔的重要性。通过陈才俊老师对直角折、 斜角折、出头折、圆角折,断肩折,五种横折的写法,对复合笔画有了新的认识,不仅要丰富用笔的运行轨迹 ,交代清楚起、行、收 ,还要注意观察用笔的角度和方向,力度大小,粗细对比。 通过对短撇、竖撇、横折钩讲到调锋,发力点、节点等问题。

我很怀念那些读书的美好时光,很喜欢当学生的感觉…...所以很珍惜现在的学习,希望从中得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收获。感谢无私奉献的老师们提供的学习机会。

 

篆隶组〔唐从义〕:

这次上课形式灵活多样,针对性强,老师对学员作品逐一认真细致的点评、根据每位学员的需求对不同字体的示范讲解、安排学员讨论学习书法的困惑、交流学习书法的目标和方向、赏析历届国展获奖和入展作品、解析不同作品的章法美感,从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正文与落款之间、书体与印章之间的关系,陈老师给我们的可以说全是干货。师生之间的授受和同学之间的交流碰撞对我触动很大,我学习书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加练习不断提高书法审美和书写技能,像陈老师说的我要提高书法作品意识,多投稿参赛,以赛促练!

 

篆隶组〔汤中秋〕:

这次学习是篆隶主组第一次单独上课,针对性很强。老师在为每位学员确定学习方向和目标时,一再强调要聚焦一点、避免贪多求全。这符合学习由点及面的基本规律,即在某一书体精深的情况下,再旁涉其他,定然事半功倍。

这次授课的形式也非常的科学合理,既有理论的讲解、又有技法的示范、还有大量作品的赏析。就我个人而言收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笔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感受,控笔的能力、线条的质感都有了提高;再一个就是从章法上对书法创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次给我们上课的魏晓伟和陈才俊两位老师非常的投入,上课时毫无保留、真诚相授。魏晓伟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课堂的氛围非常好,曾经担任小学班主任的优势体现得非常充分;陈才俊老师话语不多,但笔法示范实实在在,对于每一种书体、每一种字帖都进行了示范性书写,并就篆、隶书体的关键笔法进行了精讲,让每一位学员都能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

两位老师的教学风范和每位学员充满收获的喜悦之情,充分体现了这次传习班公益性、针对性、互动性的特点。


篆隶组〔於晓明〕: 

两天的学习转瞬即逝 ,做学生的感觉真好! 离开时有些念念不舍: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同学们给予的帮助! 两天的学习对我的帮助很大, 主要有以下几点 体会:一 、老师对每位学员的作品进行了精细的点评, 让我明白了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二 、老师 根据我的临帖的情况给我指出 临帖和创作的 方向,对自己书体的落款 也有了新的 定位; 三 、第一次写大字 的 爨宝子,对线条的力度 和 笔画的转折 掌握 得不是很好,通过老师的示范临摹 我逐渐的了解掌握了大字书写的基本笔法 ,增强了 大字临习的信心;四、陈老师注重教方法,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使每位学员 受益匪浅。未来的日子我定不辜负老师的辛勤付出 ,每天根据 目标要求勤奋临习。

 

篆隶组〔丁克文〕:

有三句话要说:一是点赞。为省青年书协创新开设青年书法篆刻传习班点赞。为优秀导师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精准施教、无私施教点赞。二是定位。两天紧张学习的同时,老师对每个学员的学书历程、专攻方向、计划目标进行了全面梳理,有效进行了取舍,厉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方向。三是感受。转变了学书观念,摆正了学书态度,解决了多年的团惑,丰富了笔法、字法、章法,锁定了学书方向。

 

篆隶组〔李传松〕:

二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感谢二位老师的无私奉献,魏老师讲累了,陈老师写累了,信息量很大,需要慢慢消化,在书法学习的大海洋里,我们是多么的渺小,时间是多么的有限,想用二年的时间去吃透一个碑帖并不简单,笔法过关,结体过关,章法过关,临创转换,每一关都要有方法,用勤奋,大量的书写去解决,我会努力的。期待下次面授,带着进步,带着成绩去见老师,再次感谢青年书协,感谢陈老师!魏老师!

 

篆隶组〔钟小荣〕:

两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快乐而快节奏,收获满满!篆隶组分为了:篆隶和篆刻两个小组。两天来,陈才俊老师由"技"入"道",因人施教,征对篆隶组每位学员的不同情况有的放失,将学员进行溶碑溶帖的定位,定好目标。征对学员实际所临的帖重点示范,对学员在临帖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把脉。对字内的开合变化、节奏变化及字与字之间的开合关系,节奏变化,进行了精彩激情的示范。最后陈老师将历届全国篆隶展的优秀作品展示给了学员,分析优秀作品形式美感,让学员学习了章法开阔了眼界。篆隶组和篆刻组也进行了互动,魏晓伟老师的课也很精彩通透。陈老师的主旨思想明确:展览只是一个经历,直有扎扎实实的入古为徒才是终身的目标。"草不兼真、殆于专瑾。真不通草、殊非翰礼",一个书家只有五体通汇才能走得更远。感谢青年书协的领导给了我们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们真诚的付出!


篆隶组〔蔡祖德〕:

一、本次篆隶组集中学习,让我明确了今后隶书学习的方向,从乙瑛碑入手,先写邓石如,再回头 写乙瑛。

二、隶书要向方劲拙收厚方面努力。每个笔画的动作要到位,不能一滑而过; 三、方法上,临帖要按创作方式进行。注意章法,处理好大小粗细浓淡枯湿关系。 四、训练量要跟上,每次一刀纸要写完。 五、陈老师为人亲和,没有架子,倾心倾囊教授,大量精准示范让人豁然开朗、茅舍顿开。如专家 把脉,问题指的准,方法给的准。

两天的学习,争取两个月能消化吸收。再次感谢陈老师魏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青年书协领导 的亲切关怀!


【传习班篆刻组二次培训感言】


杨成:

13日上午刚参加完松滋市“鼎峰杯”首届师生书法大赛,就马不停蹄地往野芷湖赶,深感偏僻地区的学员学点东西真不容易。到达教室已是华灯初照时分,同学们还在临帖或设计印稿,熟悉的气氛和满满的温暖感油然而生。听说老师也是蛮拼的,讲了一天没休息,嗓子都嘶哑了,展示了许多罕见的资料。可惜我迟到了,错过了当天所有精彩瞬间。但是老师并没有因为我迟到而责怪,第二天还帮我指导章法,提醒我注意细节,指出问题时从不隐藏观点,我想我是报对班了。同学们虽然来自全省各地,但是相处十分融洽。现在已在回家的车上,想想这样一个集体,确实很容易激发憧憬。愿我们都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对得起老师,对得起省文联和省书协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

 

王玲艳:

对学习班的感悟:一,心怀感恩,砥砺前行。我参加过中书协培训班、西泠印社的学习班等,像此次传习班两年的免费培训学习还是首次,各位老师都是全国知名的优秀书家,他们默默付出令人感动,我将心怀感恩珍惜学习的机会,不负时光不负师恩,在书法篆刻之路上拓展前行。二、夯实基础掌握方向。我接触书法篆刻已十余年了,中途因生活琐事所累仍坚持不懈,来传习班学习传承经典夯实基础,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做到精准学习,找突破口对自己的从艺之路是一个转折点。三、相聚是缘,交流互助。知福福常在,惜缘缘自来,全省各地的同学因为共同的爱好相聚,互相指点交流,学习上共同提高,生活中携手互助,这也是人生来之不易的一大笔财富。凤鸣歌盛世,犬腾迎新年,新时代我们从艺之路一定迈入新征程。创作戊戌长乐新年吉语印文字及设计取法于汉砖,砖文里有很多趣味的东西,设计成印章更附有金石气息。祝各位道友戊戌长乐,勇猛精进。

 

关兵波: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这次学习体会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明白了篆刻要刻而不是修的问题,应大胆落刀,小心收拾。2、读印的方法,古玺印是从大的字往小的字生长出来的,围合式。汉印类的是从中心发散出来的,发散式。3、入印文字的选择,按照时期和地域分别。4、明确了自己取法的方向,专精一家,目标选择黄牧甫。5、印屏制作的基本规律,突出印面,以此为主导。6、亲眼目睹了铸印,凿印。明白了金石气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印面的腐蚀以及铜水铸印的特殊性。金气与石气为两个方面的气质。吴昌硕的印石气比较重金气少一点。 此次学习后方向明确,动力十足,余下来会发奋图强,争取早出成绩。在此真诚感谢组委会和老师!

 

廖建华:

首先感谢省文联、省书协组织开办的湖北首届青年书协传习班,在首期的培训学习中,陈新亚、樊利杰等老师将自身几十年对书法的理解与实践经验倾情传授。

在本次(隶篆、篆刻组)的培训中,魏晓伟、陈才俊老师首先对学员书法、篆刻作品一一点评,点评精彩纷呈,又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让大家明白了要去努力的方向。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含金量足,有陈才俊老师隶书与篆刻关系的讲座;更有魏晓伟老师就如何真正读懂汉印、古玺印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老师精辟的讲解分析,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们对印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次培训学习形式多样,有老师的理论传经;有同学之间的互动;还有老师现场命题,学员限时完成的形式,这种方法实战性强,刺激有效;最后魏晓伟老师还现场示范了古玺印的创作并布置作业。

      总之,本次培训我收获颇丰,无论在对印的阅读理解上还是在具体操作中都有新的提高,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的走的更远。

       再次感谢文联、省书协领导的关心,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

 

李昌齐:

短短两天的课程,内容很丰富,课程安排很紧凑,魏老师讲解更精彩,有深度,有广度,也很有温度。因为喜欢,所以篆刻,因为对流派印理解不深刻,所以很迷茫,导致我一度不想刻,不想看,不想读。这也导致我虽然尝试刻了很多种风格印,到最后却找不到方向。魏老师讲如何读印一节,循序渐进,娓娓道来,读印的深度不仅对体现了对古人的敬畏,也体现了一名篆刻家的素养。最感谢的是此次课程不仅解决了我自学篆刻多年不曾解决的问题,也解决篆刻方向的关键问题。

 

刘志祥:

学习感悟:两天的学习时间虽短,收获却很多。谢谢湖北省青年书协领导、老师们的无私奉献。我在篆刻专业领域的学习已有几年的时间了。跑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老师,由于自身局限性的原因致使在刻印上的认识和理解十分有限。只一味的追求技法、技术层面的东西。理念高度不够,技术再高超亦宛若高楼基于松土。思想决定高度,高度决定审美。理念的更新是多么的重要。魏老师的讲座贴合实际,为学员们指明了方向,很受益。理论讲座指明方向,创作示范传授方法,印章解析推理章法构成。这些让我知道老师在篆刻上思维方式,表达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刻印水平。

 

戴伟寰:

学习体会,请各位老师指正。两天的学习使我浴火重生。首先是破除了我对篆刻错误的认识与理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路上,知道该学什么。通过魏老师的对继承和创新讲解,是我受益终身,让我对我曾经追求的自认为“时髦”的东西,看清了其本质,并彻底抛弃,带我走上了篆刻的正规路。其次是照亮了我学习的前进之路,让我知道了该怎么学。特别是魏老师对读印的讲解,提升了我对古玺印和秦汉印美学的认识,让我在临印时会更有针对性。更令我感动的是,魏老师给我们几个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开小灶”,手把手教我们“走路”,亲自直接动刀演示刀法给我们看,使我们对刀法的运用豁然开朗。最后是激励了我不停地去努力和奋斗。和13名同学在一起互参互学,让我学习的路上不再寂寞的同时也有了砥砺奋进的动力。感谢青年书协给我提供这么好机会,感谢魏老师、陈老师的无私教诲,感谢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今后的学习中,我会让我的进步作为最好的礼物来感谢你们!

 

何雪波:

在这次省青年书协的培训中,感到收获满满!感谢省文联,省书协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感谢魏晓伟,陈才俊,陈新老师的辛勤指导!

在两天的学习中,上次的篆刻临摹作业魏老师指出了不足,同时肯定了我的学习方向,心里感觉到满满的鼓励!魏老师首先指出必须尊重传统经典,明确取法方向!特别是正确的解读经典,以古玺印中的经典详细讲解了字法,章法安排。同时拿出自己作品来说明取法传统到创作的转换。对我们的启发如醍醐灌顶!

然后魏老师亲自从选字,章法安排到刀法详细作了示范,让我们大饱眼福!对每个学员的现场命题作业不断指点迷津!让我们感到时间是过得如此的快!

希望通过以后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学习,不停的进步!

 

邹道平:

      感谢省书协、省青年书协搭建的免费、优质的学习平台,本次青年传习班陈新、魏晓伟、陈才俊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省文联主席罗丹青等领导也亲自来现场指导,感觉学员们收获了很多、进步很明显。以前自已书法篆刻的学习是游离的、花架子,通过传习班的两次学习,我有了迷路之后的归途感;课上课下老师们的关心和指导,同学们的相互学习和帮助,使得传习班的学习和生活又有了归属感。因此,这里不仅收获了“道”、“ 理”、“ 技”等理论和技能,也收获了友情和欢乐。

以前自己在篆刻上很迷茫,通过魏晓伟、陈才俊两位老师的指导,我在选字入印、刀法笔意、界格边款、风格气韵、源流体系等问题上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识,魏老师关于“用字的时间感”、“如水入器,因势附形”、“大胆落刀,小心收拾”以及“寓气韵于风格体式”等言论尤其让我如坐春风、记忆深刻。我会怀着感恩、持之以恒的心态慢慢消化、积极进取的。

  

田亮:

    首先感谢湖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为我们提供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还有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既认识了新朋友,又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展了视野。为我再认识篆刻提供了方法。

    魏晓伟老师对金石气的理解为我理解篆刻线条有了更深的认识。金石气是金气与石气的综合。如何产生金气与石气的线条其实是对刀法的锤炼。这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并对我在这两天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让我收益匪浅。

    同学们当中也不乏有篆刻高手,对篆刻也有着不通的理解,风格面貌各异,魏老师在对他们印章的讲解也让我体会到不同印风的不同魅力所在,让我更全面的理解篆刻艺术打开一扇门。

 

彭昌俊:

非常感谢湖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为我们提供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优雅的学习环境,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和优秀的同学,让我倍感荣幸。两天的时间紧张而快乐,二位老师辛勤的付出,为我们打开了眼界,拓展了视野,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方向。学习没有捷径,但是有方法。老师的作用就在于为我们提供科学的学习、训练的方法。让大家少走弯路,高效的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魏晓伟老师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在教学中深入浅出,针对性强,为每一位同学量身定制学习计划。陈俊才老师儒雅,博学和亲和,让我们得以有这样难得的机会解开心中的困惑。他们博古通今的学问追求,对书法篆刻艺术之美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无不激励着我们对书法篆刻艺术追古摹今之坚定,将毕生追求之决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比别人看得更远。同学之间的互通与交流,也是自己在家闭门造车所不能及的。每一次满载而归的那一刻,大家总感叹时间过得太快,期待着再次的相聚。

  

朱小华:

省书协书法篆刻传习班的第二次课程结束了,这两天收获很大。

篆刻组这两天课程内容很丰富,在理论方面,魏晓伟老师讲了当代篆刻发展现状,并对传承、创新、文化修养这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讲解,讲了对金石气的理解,还给我们展示了古玺印和封泥的实物。在技法方面,魏老师以“白庚都萃车马”一印给我们做了具体分析,对我们的印屏和临作进行了具体点评,给我们布置纪年吉语印的作业并进行点评修改,最后给我们示范创作一方朱文古玺印。

魏晓伟老师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教学的好老师,从他身上我学到很多,方法比勤奋更重要,要善于思考,生活里很多小事有时候可以帮助理解篆刻,篆刻里的阴阳转换之道则是更高级的哲学问题了,需要理解《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知识。此次培训让我知道了成为一个篆刻家应该具备的能力,为我近期冲国展也确定了方向,很有意义。

 

黄曙光:

元月13日,凌晨5点钟起来,驱车500余里,问道野芷湖。就是奔着晓伟老师和才俊老师来的。

篆刻是方寸之间见大千气象,这次培训也是如此,短短两天,传道授业带解惑,紧凑得很。

魏老师飙了许多金句,从金石气直接撸到装修演戏做菜,包罗万象,小华也体现了学习委员助教的职责,跟脚跟手,适时补充。

古人是镜子,当代人也是镜子,照气息,照自已。晓伟老师这么说了,还这么做了,用一节课时间解析了日庚都莘车马印。我看他是讲关系的高手,纵横关系上下关系曲直关系粗细关系动静关系,一一道来,家棉花野棉花全扯起来了。最后动刀示范,刻一刀,讲一句,围观者一大圈。

点评印屏时,魏老师高声说:敢于写书法,才是当篆刻家的节奏。于是陈才俊老师为全班讲了一个座。一是隶与篆的关系,二是篆与刻的关系,剥皮抽筋,条分缕析,有系统,有序列,有纵深,有细节,娓娓道来,不激不厉。大家笔记记的飞起。

因为喜欢,我曾闭门造印,总共也就年把时间,仗着多读了几本书,也未曾出门见识。首次正规集中学习,重温初心,很受益。



【师生课堂习作(处理后)

魏晓伟老师  戊戌大吉.jpg

▲魏晓伟老师  戊戌大吉

陈才俊老师 生欢喜心.jpg

▲陈才俊老师 生欢喜心

戴伟寰  阿阳长印.jpg

▲戴伟寰  阿阳长印

关兵波  戊戌大吉.jpg

▲关兵波  戊戌大吉

何雪波 戊戌安康.jpg

▲何雪波 戊戌安康

黄曙光  戊戌吉祥.jpg

▲黄曙光  戊戌吉祥

李昌齐  戊戌大吉.jpg

▲李昌齐  戊戌大吉

廖建华  戊戌吉祥.jpg

▲廖建华  戊戌吉祥

刘志祥  戊戌(1).jpg

▲刘志祥  戊戌

刘志祥  戊戌.jpg

▲刘志祥  戊戌

彭昌俊  戊戌大吉.jpg

▲彭昌俊  戊戌大吉

田亮  戊戌之岁.jpg

▲田亮  戊戌之岁

王玲艳 戊戌大吉安康.jpg

▲王玲艳 戊戌大吉安康

王玲艳 戊戌长乐.jpg

▲王玲艳 戊戌长乐

杨成  戊戌吉祥.jpg

▲杨成  戊戌吉祥

朱小华  戊戌吉祥.jpg

▲朱小华  戊戌吉祥

邹道平  戊戌大吉.jpg

▲邹道平  戊戌大吉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