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届展览采取投稿初评和现场创作复评的方式,集展示、比赛、评分、创作于一体,为全国的书画朋友提供一次与评委面对面和与全国书画朋友相互交流切磋的场合与机会。开幕式结束后,现场创评活动随即拉开序幕,展览的各个奖项将在这个环节中产生,评选出中国重阳书画奖9名。同时,根据现场创作作品分数的高低评出金奖39名、银70名、铜奖近300名。
此联笔意凝练、结体宽博,字里行间浸透着古朴遒劲、酣畅淋漓的雅味清趣。上款为“庚申秋录杨万里诗句”,下联在题识文末署“笑鸿”名款,钤白文“朱笑鸿”印。
中国文字,因其各个单体自身之笔画错综复杂,而单体与单体间之距离配搭,又变化綦(qí)多,所以在实用上,务求其妥帖匀整、调和自然,因而就产生了书法的研究。
案头一张心仪的纸,心中又正好有书写的渴望,于是开启书法创作的愉快之旅。我的小楷作品——《苏轼散文三篇》(如图)便如此书就。
若非沧桑,不生新绿,若无狼烟,未有南山。此一静默,出自百花春夏,而结之破雪沉思。静且不捉不促,放得开跳得脱,神清意逞,一叶而知大千事。静则有定有进,根器利而秉志洁,冲虚之外,多少沉枝已成连田。分迷茫而净雨雪,清川明麓,其间道路长通。胸丘壑而文飞扬,林越涛鸣,远望气晕如踞。
2016年11月1日中午,几个学生没有休息,陪我在教室里唠嗑,顺手拿来六尺三开大红洒金蜡染宣一包,共5张。我创作向来喜欢人多,显得兴奋,经常有意外之作诞生。
中国书法是人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力量的体现,是心情、心境、心声的流露和写照。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和书者学养、书艺水平、创作环境、身心状态等密切相关。
对于楷书创作,我一直处在探索阶段,平时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就要去临帖,反复思考、琢磨古人的笔法,不敢有一刻荒废。
书写内容初步定了两个,一个是王羲之的《兰亭诗》,一首是明代陈献章的《自策示诸生》。
看到全国第四届草书展征稿启事,还是有些胆怯,即使草书作品十余次上过国展,在新的草书审美语境中,怎样摈弃时流,突出特点,超越自我,还是个问题。
书法的创作过程瞬息万变而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大草的创作更加如此。运笔节奏的变化、所用力量的大小、使转的幅度及提按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在基本解决技法问题的情况下,书写心态的放松决定着作品的成败。有时往往因为太过重视而紧张,束缚了笔性和才情的发挥。我与身边的书友交流,大家也有同感,正所谓“无意于佳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