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古出新境——赵山亭的书法

2016/09/05       来源:       责任编辑:秦江红       作者名称:;


研 古 出 新 境
——赵山亭的书法
叶鹏飞


凡有成就者,都对传统下过极深的功夫,能处理好创新与师古的关系。赵山亭既是一位能独辟蹊径师古的书家,又是能融会贯通而出新境的书家,更是一位倡导楚简书风,并形成影响的书家。

赵山亭是一位较全面的书家,早年在碑山帖海中遨游,擅多种书体。我是于1999年夏,常州市博物馆在甘肃省博物馆举办《明清书画展》时结识赵山亭的。他精练、带有幽味的风采,给我印象尤深。以后,不断见到他的新作问世,每读他的新作,总要感叹他的勤奋探求的精神。2009年夏,我俩一同参加兰州大学举办的“百年兰大”杯书法评选,期间又读到了他的两本书法集,看到了他的精进,品味了他创作的硕果。早在二十多年前,他面对书坛的繁荣景象,即冷静地思索着,怎样继承传统,又能别开新境。当他发现楚简书法还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时,他知难而进,对楚简书法情有独钟起来。由于楚简书法极难识读,即使在文字学领域,涉者也是寥寥。但赵山亭从边临摹、边识读中开始了他艰辛的师古过程。他从传世的楚器文字和近百年出土的楚简墨迹中,归纳偏旁、部首,凭着自己的金文书法 功底和识篆能力,研究其结字规律,寻找资料、借鉴成果、考订字法,使自己娴熟地掌握了楚简文字的字法规律。尤其是对楚简中的变化性、不稳定性和一些字的结构特殊性作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扫清识篆障碍,为他的楚简书法创作之路打开了通达之门。他的独辟蹊径,他的深入潜研,正是他睿智和意志的折射,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表现的书体,找到了师古出新的突破点,也为当代书法创作开辟了新的书体,对楚简书法的兴起有着筚路蓝缕之功。

读赵山亭的楚简书法,就会感受到他吸收了秦、汉简书法等溶入其中。虽然楚简与秦、汉简字法上有所不同,但书写上有相通之处。他将秦、汉简的清爽痛快等意趣溶入其中,随心所欲地变化,这正是他掌握简牍笔法的娴熟程度的反映。再则,楚简中篆法较多,其书写规则,难以发挥,赵山亭通过用居延汉简等的草法和形态,来变法楚简,使之亦具大小错落之姿,生动有致。由于楚简原简作品都是小字,要将小字放大进行书法创作,必然带来局限。为了让尺牍走向形式,他在笔墨上,章法上进行实验,用自己掌握的行草书的笔墨变化来写楚简,使之字形放大,线条不单调,而富有变化,为楚简由小字走向展厅打开了生面。因此,在赵山亭的作品集中,既有精制的小品,也有如汉碑一样气势恢宏的寻丈巨幛,我想,这正是他书法的最大成功处。

在赵山亭的作品集中,还有许多楷书、隶书和行草书作品。他的小楷清劲爽健,有魏碑成分;其隶书有简牍与汉碑类风采,别有新意;而其行草书,在古拙中偶出新姿,注重线条特性的发挥,兼具浓烈的时代特色。这些都为他的楚简书法补充了营养。相比之下,我更欣赏他的楚简书,其书渗入行意,有的静穆古雅,有的奇逸开张。尤其是一些草书式的楚简,有着任情恣性的效果,生动而活泼,兼具了“篆籀气”和“书卷气”,甚至还有“幽默气”——完全是他别开新境的书风。我以为,他为当代楚简书法的开创和创作起着积极的启示和示范作用。 

作品10.jpg
赵山亭 寒雪春风联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