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报书画天地·关注——马在新

2023/06/29       来源:书法报·书画天地       责任编辑:谢潇       作者名称:;

1.jpg




关注理由


马在新的花鸟画手法多样,水墨、工笔、重彩、白描、没骨皆为其所用,并对工笔画有独特造诣。他擅长以丰富多样的线描绘具象的物体,并大胆使用明丽的色彩,使作品极富现代感;另一方面,其作品中的传统元素运用极为巧妙,如楚国漆画、青绿山水,甚至借鉴珐琅彩的艺术手法,将多种笔墨熔于一炉,自成面貌,亦古亦新,耐人寻味。


 ——《书法报·书画天地》




2.jpg


马在新  字推之,蜕斋主人,湖北潜江人。中流印社艺术顾问、湖北省国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标新而后领异

——马在新的绘画新形式


□彭文斌


初识马在新,即被他的大幅新工笔绘画所打动,他的作品新异、虚静、清新、巧妙,既富于现代感,又与传统一脉相承。他的作品,通过具象、抽象的形式所构成的场域关系,重合物象的气质特征,使空间关系超越现实的魅力,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经过几何线性的概括与交替,让人进入抽象的审美与思绪的放飞。

  构成上奇妙大胆,极尽解构与重组之妙道。无论巨障还是小幅,都布设了抽象的线性元素,将具象的细节编织在线形交错重叠的组合中,彰显出“隔而不离”的穷极变化。观之仿佛是朦胧花窗中透漏的景致,这种生机流动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既抓住了受众的眼球,又勾引着观者的心田。

  图式上简而不简,悟透简单与简约之有别。他个人风格的形成还得益于巧构无意图式与有意图式所营造的空间关系。画面处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简约而不简单,既有感性的观照,又有装饰的意味。然其“新图式”又区别于工艺美术的装饰性,有其独特的后现代艺术符号,形成一种措置图式的空间美感,他通过极简的“线后带形”的意象图式,在讲究绘画点、线、面平面布局的构成中,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境,诉说物与精神的虚静澄明,营造出纷争烦扰中清新静谧的理想家园。

  马在新的绘画图式与他所要构成的空间感受之间,达到了“化繁为简”的基调统一。以这样繁杂的场面为内景,辅以锌白的人物剪影,给人落落出尘的感觉,他们或端详、或静坐、或凝神、或遐思,一派淡泊与闲适。他的作品在细致入微的静思妙构中,穿插着光色及水色的天然性与流动感,从而在活脱舒展的工笔节奏中,变化出随意与天机,繁密的场景物象被轻松的笔调勾染出空灵与散逸,描绘之处笔笔通透、处处通情,一种鲜活的生命意象充盈整个画面。

  (作者为北大访问学者、广州艺博会策展人,文有删节)




笔细意工 色重境深

——马在新的新时代工笔重彩花鸟画赏评


□黄丹麾


新时代文艺以优秀的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智慧,传播中国精神。同时,通过新时代文艺重大工程,进一步开展好文艺的主题活动,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优秀艺术的发掘、保护和传播。马在新的新时代花鸟画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新在构图。打破传统花鸟画的“折枝”布局,在“经营位置”上强调整体性、全景感。消解传统花鸟画的虚空性和疏离感,构图饱满丰盈、紧实密集。

  其二,新在用笔。用笔谨严,力透纸背。无论是纵线(经线)、横线(纬线)、粗线、细线,还是实线、虚线、深线、浅线,都颇见骨力,充满力量感和运动感,从而形成视觉张力,给人活龙活现的质感。

  其三,新在设色。其设色深重艳丽,具有很强的设计感,通过色彩的凹凸晕染,形成有机的色彩构成,有的地方运用了几何形式进行色彩造型。

  其四,新在意境。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强弱、浓淡、虚实来营造意境之美,具有庄重、炫目、强烈的光感和实景性。

  其五,新在融合,把传统的工笔重彩、没骨晕染和西方的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光效应艺术)予以交融,有意以重复、明亮的色彩置入几何形体之间,形成视觉感知幻象,真正做到了古今交融、中西合璧。

  其六,新在亲民。马在新的花鸟画来自于现场写生,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它不像传统文人画那样曲高和寡、孤芳自赏,而是根植于人民大众,雅俗共赏。

  总之,马在新的花鸟画具有深厚的传统,他的作品吸收了楚国漆画的精髓,并对隋唐以来的金碧和青绿山水画的笔法、墨韵和色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之移植于花鸟画技法之中,在采用工笔的同时,强调写意和工笔的整合,不仅“工于笔”,更是“工于意”。另外,他还将线意造型、没骨晕染与西式的色彩构成相结合,把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巧妙地与中国特有的工笔重彩花鸟画相互渗透、融会,形成了既不同于古人,又不同于今人的新时代工笔重彩花鸟画。

  (作者为中央美院博士、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文有删节)



 作品欣赏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