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县备战巾帼墨华·湖北省妇女书法作品展

2018/04/02       来源:       责任编辑:杨柳       作者名称:;

水墨女人

——监利女书家备战巾帼墨华·湖北省妇女书法展随笔

文/刘寒冰

翰墨诗书陪伴的女人,总会洋溢着芬芳的气质。监利就有一群这样的女子,不以文墨为生,却对翰墨诗书情有独衷。2017年的冬天,这群优雅的女人,因为备战巾帼墨华湖北妇女书法展,因为水墨,芳华竞放。

2017年12月10日,监利县书协备战湖北省巾帼墨华妇女展培训班在监利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启动。县书协针对报名参赛的42名女性制定急训计划:因材施教——指定书体——设计章法——老师示范——自我创作——文字审定——完成作品,经过两个月的集训,45件女子书法作品完美收官,经过评委严格评选,13件作品喜获入展。女书家们在备展期间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进取精神让人钦佩,一个个故事在她们身上优雅地绽放,温暖而感动。 

◇ 颜红莉——老辣书者痛快出炉

在书法实践中,颜红莉可谓是老作者,多面手,行书不仅有二王的不激不厉,还有民间残纸的率意与洒脱。近几年汉上拜陈才俊门下,收获颇丰,钟秦汉、涉北碑。此次投了二件,一件以贾岛《黄鹤楼》诗,用魏碑笔意书就,方圆相兼,气韵生动,舒缓有致,柔润浑穆。最为难得的是2018年1月12日率先完成作品,拟金文所书王国维《人间词话?道法缘自然》,既有商周钟鼎铭文的古朴凝重,又有当代刘颜涛的迟涩内韧、痛快潇洒。此件在巾帼群一经推出,大家为之雀跃。正如姜自芳所言:“老大诞生了”。是的,作品正如她们的孩子,有受孕时的惊怵,有孕育时的艰辛,有分娩时的阵痛,有产后的喜悦。老大的诞生激励了美女,催生了所有投稿作品的顺产。

◇ 夏晓晖——擘窠大书气势磅礴

颜真卿《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759年)是秦淮唐肃宗题额,文中首次使用“擘窠大书”一说,夏晓晖一件魏碑四字对联是全省妇女展投稿最大榜书。每字40㎝见方,用笔奇逸纵情,气势磅礴,用纸一刀,泼墨达十多瓶红星墨液,实乃女汉子所为。

◇ 李炼——气象浑凝落落大方

李炼,22岁,本次投稿年轻作者,去年监利“素心墨味”监利三八妇女书法作品展中,其作品以二王行之入展,开张有度,神清气足,湿润典雅,受书家赞许。此次投展作品用汉碑六尺整纸书就,得摩崖之豪纵,收放有致,用篆入隶,少波磔顿挑,气象浑凝,落落大方,迥然与江南弱小妍丽秀逸的小姑娘不同调。

◇ 蔡立芬——一管柔毫书文载道

蔡立芬,人称监利文坛李清照,诗词联无不清丽典雅,聪慧过人,近三年转益多师,操一管柔毫,从汉碑曹全入手,临遍张迁、好大王、鲜于璜、摩崖等诸碑。此次所书的自作诗《茉莉》:玉缀青盆点秀容,细香一缕晚来风。人言槛外花如锦,恕我今生不爱红。真正做到了文以载道,彰显一个才女敏锐的洞悉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作品根植汉碑,落落大方、从容不迫、活泼与自然跃然纸上,真正可谓我手写我心。

◇ 徐琼——忙里偷闲惊艳绽放

大多数女性都免不了家务事的操劳,徐琼里里外外就是一位大忙人。她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2套纸都写废了,昨下午3:00边烧牛肉边写字,写到5:30完成上联,状态越来越好;楼上楼下跑收晒在外的衣服,准备继续写下联,结果老公电话进来让我做晚饭,我很想说不做,可前天晚婆婆生病从武汉回监利准备住院才接待她们在外吃饭,不能又在外面买饭吃,只好一声不吭准备晚饭,饭后又跟老公一起去看望老娘,那种写字超好状态就这样被抹杀了!从医院回家还余兴未尽又继续写字,因为光线问题看不清,只能用毛边纸单字训练,今儿下午接着下联,虽然整体感觉要比任何一次好,但不是一气呵成,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家里只剩最后一套不出墨的纸了。”徐琼的不易是所有参加培训美女们的佐证。徐琼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用苏州留园陈润庠所撰作书写内容,以其习欧临褚的底子,拟当代陈忠康笔意,完成6尺龙门对书法创作。此作回避唐楷中规中矩的约束,气息高古,湿润通畅,格调流露着魏晋风骨,三次重复的“读”、“取”、“与”“同”各具姿态,这是激活唐楷的实践之作。

人的品位就是字的品位;人的格调就是字的格调;人的境界就是字的境界。走出浮靡时代,入展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用心付出,回首便是芳华。愿监利水墨女性为古老而现代的容城增添书卷气文化味。



监利巾帼翰墨誉满江城

文/钟业

近日,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报社和洪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巾帼墨华·湖北省妇女书法作品展评审结果在汉揭晓,在全省222位入展作者中,监利县邓芳、吴晓霞、张琼、李娟、李炼、周红、周杏妮、胡仙梅、徐艺、郭晖、蔡立芬、颜红莉、潘珊等13位作者入展!

为积极备战本次展览,2017年12月10日,监利县书协备战湖北省“巾帼墨华”妇女展培训班正式启动。为保证培训实效,书协将42名爱好者分为三个班,定目标、定学员、定老师、定计划,书协主席黄孝斌、副主席刘寒冰、胡继川等零距离授课,从临摹到创作,从书写内容、书体与章法及文房四宝的选用,因材施教,量身定制作品。培训活动历经两个多月,营造了浓郁的书法学习氛围,提升了监利县妇女书法整体创作水平,培养了“种子”书法队伍。

据悉,此次妇女展投稿作品整体水平之高超出预期,竞争相当激烈,入展作品含金量极高。大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卫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协书法创作委员会主任胡紫桂担任评委,开省级展览评审之先河。本次展览评审监审委员、县书协主席黄孝斌深有感触地说:“我县取得13人入展的佳绩实属不易!”。

为迎接“中国书法之乡”的验收,监利书法军团用实力在各级各类展赛中证明自己,向社会传递特色文化名片。



所有痛都是快乐的引子

文/黄曙光

全省妇女展开始集训备战,有些学员写的想死的心都有,有的学员写的想死都没有时间去死,还好都没有放弃,临习书法,女同志比男同志更加辛劳,但在最难过的关口大家都熬过来了。

所有的成长都会经历阵痛,所有的痛苦也都会变成财富,书法不仅仅是法,更是道,是修为和内省,愿你们有赛事的期待,有书写的愉悦,有辛苦后的轻松,有磨砺后的收获。

这次集训时间虽短,但大家都很投入,黄、刘、胡几位主席每一个周末都是全程指导,解疑答惑,现场示范,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辅导,很多学员已经开始临创转换,已经形成了作品意识,已经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可喜可贺。

愿大家继续舞蹈在洁净的宣纸上,继续拥有美好的墨香时光。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作品及创作感言】

蔡立芬

01.jpg

4、蔡立芬 (2).JPG


水 墨 时 光

——湖北省妇女书法展投稿手记

 蔡立芬

受小城浓郁的书法氛围影响,也受身边姐妹们的感染,三年前我开始学习书法。初临汉隶,第一本字帖是《曹全碑》。那些古雅的隶字,真是像汉宫女子,静立时如秋花照水,生动时似春燕翩飞,隔着千百年的岁月依然形神完美。后来兼着写写《石门颂》和《好大王》,有一搭没一搭,以增加线质感,增强书写性。

年前,湖北省首届妇女书法展征稿。县书协专门为此次书法展开设的培训班,名单中也有我,于是每天专心练习。可是,章法、线质、字形、字势、气韵、书写性…一系列的问题,就像水里按葫芦似的,各种状况层出不穷,就那几十个字,不知道写了多少遍,一张又一张,满屋子都是写废的作品。

终于完成,交稿。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次的强化练习中,自己受益良多。也曾写过一首《学书有记》:

汉隶书高古,人勤手自聪。

碑临先入帖,意到不求工。

巧拙分疏密,方圆存异同。

遵章循法度,彤管荡春风。

学习书法的过程无论多么苦恼多么艰难,只要我们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回望过去仍是一路风景。春风会老,红颜会老,唯有从书画里开出的墨色花朵不会老。它们凭着水墨滋养,淡淡地盛开在时光中。



◆ 陈婧

02.jpg

28陈婧.jpg



◆ 邓芳

03.jpg

9邓芳.JPG



◆邓向琼

04.jpg

25邓向琼.JPG


书写经典  感悟魅力

邓向琼

    2016年我参加了首届翰墨薪传教师书法培训,并认真聆听了黄文泉老师的楷书讲座后,我坚持品读、临习颜真卿的《勤礼碑》、《多宝塔》、《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诸帖,虽然无法看到千年前颜真卿是如何濡墨挥毫的,但能从他留下的诸多碑帖里揣摩、学习提按顿挫的书写风采。犹喜颜体之浑厚强劲,苍劲古拙。更敬重鲁公高尚人格!

为迎战湖北省妇女书法展,我拟《勤礼碑》书《朱子家训》,创作中我时而放弃、时而挥毫、时而沮丧、时而欣喜、五味俱全,但这次创作不能不说是一次成长,感悟也颇多:《勤礼碑》中用笔横细而平,竖粗而曲,对比较强,线条饱满圆润,方圆兼备,刚中带柔,起笔多用露锋,转折多用顿笔,因而显得秀劲丰腴,锋芒外耀;结体严密匀整、体态匀称,雍容大方,厚重平稳,变化多姿。字内开阔,字字相接而又避让有致,表现出磅礴大气的态势。正如古人所说“天骨遒峻,凤棱射人”。

苏东坡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只有你在挥毫泼墨之时,轻与重、藏与露、疏与密、行与往、转与折、提与按、收与放等能达到矛盾统一,才能形成你笔下丰富的艺术世界。



◆段秋霞

05.jpg16段秋霞1.JPG


创作感悟

段秋霞

在参加培训期间,我得到了县书协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也有幸结识了一批爱好书法的姐妹。

虽然完成作业的过程颇为艰难,个中滋味,自己知晓,但这次经历,让我得到了磨砺,学会了坚持,也体会到了学习书法的乐趣。在此,我衷心感谢县书协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们无私的付出,感谢为我"加油"的姐妹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做的就是多临帖练基本功,仔细揣摩书法经典的笔法、布局、韵味,做一个虔诚的书法爱好者,染一袖墨香踏踏实实地行走在学书的路上!



◆甘碧波

06.jpg

13甘碧波.JPG

甘碧波创作手记

和姐妹们一起学习书法快三年了,虽然功力尚浅,进步不大,但自己觉得收获还是蛮多的。机缘巧合,爱上了隶书,初学从汉隶入手,汉隶碑贴甚多,风格各异,曹全飘逸秀美、张迁厚重朴拙、乙瑛典雅华贵等。而我平时所临碑贴以张迁、礼器、鲜于璜居多,这次作品书写也是取法于平时所临之碑贴。起初并没有信心写作品,作品内容也是一换再换,后在梦姐姐的鼓励下,最终选用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南涧》一首作为书写内容。野桂香满溪,石莎寒覆水。爱此南涧头,终日潺湲里。诗中意境一直是我心中所向往的,在溪边静坐,周围的桂香清芬和潺湲流水,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其实,学习书法亦是如此,在练贴的过程中,同样带给我一份身心的愉悦,一种独处的清幽,一次人生的修行。



◆顾凌

07.jpg

32顾凌.JPG


创作感言

顾凌

“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这是米芾对褚字的称颂。它既有唐楷典雅、华贵、秀丽又充满情韵。习褚一年,性格较为内敛的我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敢将写的字给别人看,总觉得功力未达到,写的太丑。这次创作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相当大的挑战。首先,我的基本功还不是很扎实,褚字绰约多姿,笔法多变,糅合了行书的灵活遒逸,非常不好掌握,虽然开了点悟,但在心手的表现上仍然达不统一。压力就是动力,潘老师鼓励我说,写一次作品就是对自已习字能力的一次提升。《曹植三篇》共有440余字,我分两张纸完成,中间哪一个字写的不好,都会影响整个创作。然而,越是紧张越是把握不好书写节奏,笔法不到位笔力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字到用时方恨临貼少,整幅作品写完要花十多个小时,只写一遍又是远远不够和不甘心的。虽然闭关在家,挑灯奋战,但写出的作品仍不尽我意,中途几度想要放弃。在家人“啧啧称叹”的鼓励下,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完成了人生第一篇拙作,也打开了我书法人生的里程碑。于刘老师所言,一幅作品像孕育一个婴儿,经历的阵阵痛楚只有自己知道,不管这次作品是否能入展,但创作这个过程让我成长了,让我感受到了每一部书法作品背后付出的艰辛,每一次的成功绝非偶然。

学海无涯,我才漫步开端,书法之路还将其修远兮。毕生愿与书法相伴。



◆贺红梅

08.jpg

26贺红梅1.jpg



◆胡仙梅

xiumi_output.jpg

10胡仙梅1.jpg

巾帼墨华绽芬芳

----“巾帼墨华”培训感受

寒梅傲雪,墨华芬芳。2017年12月10日,监利县书协为备战湖北省首届妇女书法作品展,启动“巾帼墨华”书法培训,我有幸参与。2018年2月28日,培训结束,为期2个多月,培训期间,聆听了县书协书家们的精彩讲座,徜徉于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随书法大家一起品味书法艺术之精妙,感受中国书法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窥门道

“做一个水墨女人” “做一个灵魂飘香的女人”。培训伊始,热情洋溢的刘寒冰副主席就像邻家大哥般和我们唠叨,为我们摇旗助威,号召我们坚持写字。讲座上,刘主席从书法的演变讲到书法的审美体验,从书法字帖的选择到书写工具的挑选,从临帖技法到临创方法,侃侃而谈,滔滔不绝。挥毫疾书,洒脱不羁,字如其人,刘主席的文化底蕴和儒雅才情无不令人折服。

黄孝斌主席书艺精湛、平易近人,每天守候在书社,风雨无阻,耐心地为我们指点、示范,手把手的地教我们一笔一画。谆谆教导时时萦绕耳旁:“不能一味的临摹,要动脑筋,‘悟化’是出帖和著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古贴的临习,要研究其点画结构,学到笔法技巧,学到精神意度,学到审美思想”,书法大家的一番点拨,听起来犹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二、磨技法

难忘老师们时而挥毫泼墨,时而展卷挥毫,或临古、或书或画,亲自示范;难忘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指引我们读史读书,入碑入帖,在潜移默化间,推开一道道玄妙之门,在书法逸趣中,洞彻书学真机。

书法是创造美的艺术,从点划到结体,都有一定笔法、字法、章法。一画之形成可以用笔逆进、顺进、波折、平直、回锋、出锋、断与连。一点的变化可以有轻有重,有燥有润,有粗有细,有柔有刚,有肥有瘦,有徐有疾……,理论知识的充实让我的学习信心大增。

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创作是件头疼的事,怎么写?写什么内容?正当我踌躇不定时,老师精心为我挑选了几包很是古色古香的蜡染纸,这纸光滑易书写,着墨效果好,颜色古朴,我很是喜欢。

小楷很坏笔,得大量准备,以备不时之需。我也特地购了不少好笔,知非堂的“疾风”,有声笔庄的“白紫毫”等等……,一得阁墨汁也买了一些,但不识得真假,就换成了“云头艳”。美中不足的便是胶性比较大,天寒地冻,容易凝结。我和红梅不知其性能,拿起来便用,太稠,似果冻,滞笔得很,好墨怎么如此难驾驭呢?后来按比例兑点凉开水,书写就自如了。

笔墨纸砚,一切准备就绪,内容也选定了,以灵飞经的笔意来写《师说》,这篇500多字的师说该如何布局呢?这对于新手来说,又是一件费神的事。

钟业老师告诉我们,书法讲究章法。“每张间距留行兼有讲究,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要有连带顾盼关系,不能‘独善其身,各行其事’。” 书家们就作品的款式、笔法的运用、字群的排列、线条和墨色、行间留白、上下款文措辞以及如何用印等一一详尽讲解,毫不保守,悉心传授。

三、出作品

在钟老师的指导下,我将《师说》内容分成5块来写,每张7列。 布局定位好了,于是躲进书房,提腕悬肘,凝神静气,全神贯注,一连数小时,待到心手双畅,仿佛捕捉到了要找的感觉时,即便废寝忘食,也要一鼓作气呵成这近500字的小楷。

60多个日日夜夜,奋笔疾书,分析比较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一处点画没写好,便推倒重来。一遍一遍又一遍,近100张蜡染纸已写完。我精心挑选出一幅败笔最少,最满意的作品,喜滋滋的跑去交给老师。老师们将五张作品一竖排开,装裱拼接,托于白唐纸上。因第五张正文字较少,黄主席又巧妙设计填补落款内容――解说作者韩愈生平。最后为了增加一些活泼的气氛,画龙点睛般在关键处点缀几朱红闲章。衬托着清雅温润、古朴天真、灵动洒脱的字体……整体观之,颜色搭配雅致清新,古色古香,煞是好看。虽是数九寒冬,但心里如沐阳光般温暖,此时心中的欢快和幸福是无法比拟的。

难忘老师们的鼓励与鞭策,当我们实在无法忍受连日数小时的创作,退缩时,老师们及时为我们打气加油。“功夫不至无以极其致”,数九寒冬,我们笔耕不辍。 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位书家的引领与鼓励与指导下,苦尽甘来春满园,一副副精美绝伦的佳作诞生了,作品参展结果虽不知如何,但我内心收获满满。

春花不愁不烂漫,愿“巾帼墨华”在文艺的春天里尽情绽放,千般婀娜,万般旖旎。



◆姜自芳

09.jpg

29姜自芳.JPG

姜自芳

对书法的情缘,从孩提时代便开始了。从小时候的描红到初中时练习钢笔字,到后来读师范时练习柳公权楷书,一直没有停下对书法的热爱。可毕业后书法学习便停滞不前了。因为工作繁忙家务事多,拿笔练字成了一种奢侈。书法得不到好的老师指导,这么多年书法水平未能得到提高,一直是我心中深深的遗憾。很庆幸,在2017年冬季,有幸参加了巾帼墨华书法创作培训班学习。在学习中,我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姐妹和书艺精湛的书法前辈,老师们耐心耐烦地为我讲解篆书的运笔规律,一点一滴从基础说起,悉心叮嘱我每天坚持练字并纠正我在书法练习中的错误方法。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每每看到姐妹们有好作品诞生,为她们的努力而叫好!也为碰到了这么多好的老师而暗自庆幸!由此,也重新点燃了我对书法的热爱。余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如此幸运,人生有涯艺无涯,学书写画终不悔。



◆李娟

10.jpg

8李娟.jpg



◆李炼

11.jpg2、李炼.JPG


创作感言

丁酉始,于隶书有浓厚兴趣,尤喜临张迁,以致多用于创作首选体。

此次湖北省妇女展,同样选择了隶书。

按创作贯例,首先选内容。与湖北有关的《晚次鄂州》为题,利用教学之闲暇,临创结合,意在捕捉张迁高古稚拙之味,尝试裹锋涩进,增其波折使之线条丰富。

每次展览,总是反复逐字练习,宣纸创作总是一次又一次,乃至于自身也不知哪一副更甚,深感创作之不易。

创作用品

纸: 六次整张仿古宣纸(半生熟)

笔:大楷兼毫

墨: 玄宗超浓墨液加水

砚: 端砚 



◆李雁

12.jpg

12李雁.JPG



◆刘芳

13.jpg

14刘芳.JPG



◆潘珊

14.jpg

5潘珊.jpg



◆王建霞

15.jpg

21王建霞1.jpg



◆王敏

16.jpg

17王敏1.JPG


犹在云端

监利县备战湖北省首届妇女书法展于十二月中旬开班,组织参加培训的四十几名,个个不俗,开班动员会上老师们鼓励我们积极参与,从历炼中提高。

看到群里同道们每天发出的作品,加之带班老师苦苦相逼,写得想吐,总是不能如意。叹息起不了作用,静心与纸笔靠近,烦躁的时候也多,笔不受控,眼高手低,一幅作品几个字反复书写,梦里都在比划,有时上联写好了,下联又出现墨法和字法问题,身心有撕扯,无数遍的废纸总算完成了第一幅篆书楹联作品。

戊戌春节,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不闲着,再做一次挑战,写一张小篆条幅。家里人多桌小,七天的假日,我用五天的下午呆在单位会议室里,创作从小烂记于心的《孟子告子下》节录: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门卫丁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一年四季都在忙碌,这个大过年的也不闲着。一静一动皆我心性显现,与其说是检验近两年习篆创作水平的测试,倒不如说是我个体生命的体验。

不惑而未立,我这个年龄,不可能在书法上能有大的成就,写了能干什么呢?能干什么呢?就是喜欢,爱上了就心甘情愿!



◆吴娜

17.jpg

27吴娜.jpg



◆吴小娇

18.jpg

20吴小娇.JPG



吴晓霞

19.jpg

11吴晓霞2.jpg



◆夏晓晖

20.jpg

15夏晓晖.JPG


夏晓晖创作感言

刘寒冰老师说我是女汉子。原因是因为我写了八个擘窠大字。写大字的人不多,特别是写大字的女性就更少了。我是不是女汉子姑且不论,单从榜书这方面来说,纵笔一挥,“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是我很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习魏碑有两年了。开始是跟着李松先生的魏碑教学视频学习,对于魏碑的方笔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平时的阅读和理解,知道魏碑除了古拙外还需写出厚重感。后来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欧亮老师办的榜书班,了解到魏碑是极适合写榜书的。魏碑中的摩崖石刻朴拙险峻、浑厚雄强、奇逸拔俗,是“大写意”。

“乔松倚壑,野鹤盘空”虽只有八个字,但对我来说也是极不好写的。米芾说“大字要如小字”大概意思是写大字要像写小字一样轻松自如,每个笔画都要起收清晰。刘老师说“此作用墨二盆(十五瓶红星墨液)费纸一刀”虽稍有夸张,但也是接近事实的。家里的桌子小,平时练习时都是等上联稍干了再移开写下联。最后创作时,只记得漫天的飞雪,我踏雪而行。在没有空调的创作室,我写了一整天,稿件把整个创作室都铺满了。

岑参有一句子“挥毫散林鹤,研墨惊池鱼”是我喜欢的意境。愿在书法的道路上尽兴到老,修行到老。



◆徐琼

21.jpg

30徐琼.JPG



◆徐艺

22.jpg

3徐艺.JPG


涂墨小记

徐艺

书也,非诗而有诗味,非画而有画美,非舞而有舞韵,非歌而有歌律。高峰坠石,千里阵云,万岁枯藤,陆断犀象,笔下点横竖撇,世间人生百态。

书者,如参禅,如悟道,如修行。吾自学书,恍恍数年,多荒于嬉,少精于勤。上负于师,下愧于己,每思之惶惶。诗云:“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思吾往日,蹉跎有时,虚度有时,追之悔之,羞矣愧矣。

 丙申葭月,适逢女子书法之胜事。时为岁晚,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而人心沸然。高堂之内,群贤毕至,传道解惑,不拘于怀。师云:“以古为鉴,用笔千古不易;以帖为镜,百临达其情性;以友为灯,取长补短,互勉且励,争先而恐后耳。”三王在前,荆楚有浩然书风之传承;书乡创建,吾邑兼天时地利之契机;良师于侧,谆谆敦促,殷殷鞭策,所以学风日盛,书气日清,众娥眉虽无鲲鹏鸿鹄之志,犹有悬发映雪之心,岂能情怠而手阑,心遽而体留乎?

当沐手净心,去浮躁,生静气,却万千之繁华,使身在红尘之外。君不见满室玄圭,香入砚瓦;一地云宣,纸覆罗裙;温卮酒而添衣,映青毡以挑烛。低眉翻遍古卷,提管写尽经纶。不知东方既白,只闻沙漏声声。一日二日三日,四遍五遍六遍,七张八张九张,墨水泪水汗水。痛哉,乐哉,是谓衣带渐宽而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

太白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吾以为,人生于世,使其贪乐,而乐亦须臾也。使其百阻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虽当时其味也苦,忆之其味也醰醰,始为欢也。



◆颜红利

23.jpg

1颜红利.jpg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获悉自己的书法作品入选“巾帼墨华-湖北省妇女书法作品展“,内心无比喜悦。同时也祝贺监利书协领导下的监利书法人在本次作品展中取得的骄人成绩。

监利书法一直在湖北省书法界中占有重要位置,书法人才辈出。近几年来监利书法更是在一系列的专业书法大展中大放异彩,这些累累硕果都要得益于监利县良好的书法艺术氛围、监利书协高度重视和监利书协领导扎实的专业组织能力。特别是这次“巾帼墨华-湖北省妇女书法作品展“中,参加的监利妇女书法精英更是得到了监利书协的悉心关怀和专业的展前培训指导,并借此契机让监利妇女书法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这次我的书法作品入选,感悟颇多。一幅好书法作品的打造并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是个人艺术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书法基本功深化和内心艺术感悟的结果。

在这次作品创作之前,我阅读了一系列文学和理论的书籍,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艺术特征,也参观了一些书法展览,感受一些古人和当代书法前辈的艺术风格魅力,也领略到时代的艺术碰撞。

在作品创作中,对作品的整体章法、结构和形式上,很多老师特别是陈才俊和刘寒冰二位老师都提出许多的中肯宝贵意见。在此,我对二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之,这次书法展让我收获的并不止是一次书法入选,而更多的是我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对书法艺术的感悟。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杨凡

24.jpg

19杨凡.JPG



◆杨敏

25.jpg

15杨敏1.jpg



◆袁燕燕

26.jpg

23袁燕燕.jpg




◆张丽

27.jpg

31张丽.JPG



◆张凌云

27.jpg

22张凌云1.jpg



◆张琼

28.jpg

7张琼.jpg


仰望的星空

张 琼

书法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想接近它去又只能仰望的星空。

多年前因为性格多动而又浮躁去学习书法,后又因没有耐心而放弃,再又因学校工作需要被迫重新拾笔,才觉得自己的书法功底是那么的浅薄。        

去年,参加了县书协组织的备战省“三八妇女展”的集训,看见美女们都在认真的学习和书写,当我准备定稿写行草作品时,刘寒冰老师说:“楷书写三年便可写好,写行草要三十年!”听到这番话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后来一想,就当是一次学习吧,写不好就慢慢去学。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书写,但是在书写的过程中越写觉得越难。

集训时,我虚心的向黄孝斌、潘军、钟业、李绪明、刘世学几位老师请教,他们无私的帮助和指点,让我似乎有了继续写下去勇气。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我走出书房,望着空中飞舞的雪花,心想行草是不是浓墨淡彩的国画,轻盈曼妙的舞蹈,流淌在指尖的音符呢?当我再次书写时,听到了笔在纸上行走时的沙沙声,感觉好奇妙!跟着感觉走,写完了宋词七首,已是凌晨一点。              

通过这次集训,让我深感书法的博大精深和对字外功的要求之高,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和肤浅。在书法的星空里,也只能静静地仰望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在今后漫漫的学书路上,就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慢慢地学吧!"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如果坚持的走下去,努力的学下去,一定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法星空!



◆张亚娟

30.jpg

24.张亚娟.jpg



◆周红

31.jpg

11周红.JPG



◆周杏妮

32.jpg

6周杏妮.jpg


2016年春天,我走进了书法的世界。

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在好友的鼓励下,犹豫着拿起了毛笔,却不料自此就爱上了。世事纷杂多端,但一提笔,便心境平和安定,浮躁俗尘无影无踪。淡墨清砚,与古为伴,沉静寂寞,却乐此不疲。初学书法的笨拙、迷茫、跌跌撞撞一度让我困惑,可从未想过放弃。古人说:“书为心画”,书法便是心灵的写照。“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近一年来临习二王小楷,又初涉隶书,更是让我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书法的深奥与无穷魅力。此次省首届妇女展侥幸入展,与其说是对我近期创作水平的检验,还不如说是一次生命的体验。感谢我的先生胡继川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鞭策,他总对我强调,临习要力求做到“准确的积累”,每个字都要认真思考,而不是为了凑数完成任务。

学书之路是每一位书者内外兼修的历程,需要在日积月累中不断研习、阅读、提升。宋人欧阳修以学书为乐,我亦痴恋不已,虽前路充满艰辛,但这也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一次蜕变之旅。



◆朱继燕

33.jpg

18朱继燕.JPG



◆郭晖

郭晖 (1).jpg

郭晖137X34网站.jpg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