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赏临

2017/04/27       来源:书法报       责任编辑:李依默       作者名称:丁子同;

颜真卿《祭侄文稿》赏临

■丁子同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的一篇文稿,因为写此文时完全融入了自己最真实、自然的情感,字字血,声声泪,是在表达,更是在倾诉。

此帖不是作者有意而为的书法作品,然而《祭侄文稿》辉煌千古的价值,正体现在这种“无意于佳乃佳”的真情流露上。该帖具有四大显著特点:

一、篆籀笔法

此帖以圆笔中锋为主,融入篆籀笔意,笔锋内含,力透纸背,“如铸金出冶,随地流走”。文中“颜、父、郡”等字古朴淳厚,“既、承、光”等字奇趣迭出,“岁、杨、每”等字篆籀活用,充分展现了颜真卿在行书用笔上非凡的艺术功力。正如熊秉明所说:“其顿,沉着有力;其起,迅速利落,显示出一种坚决果断,一种绝对的自信。”

二、字法宽博

结字宽博是颜字的一大特点。颜书中多字内放外收,形成一种开张的体势。如“刾、开、期、门”等,很多字采用横向展势,左右偏旁或相向,或相背。尤其是相对的边竖,一改传统的内弧相背,如“蒲、国、图、关、围”等,有些字大胆造险,正中寓奇,相互照应,形散神聚,如“惟、催、倾、悔、慰、爱”等,这种大胆破立,疏密得体,开合随性且相得益彰的结字特点,正是颜鲁公取法晋唐而又有别于晋唐飘逸书风的一大创造。

三、章法自然

此稿字间行气随情而变,在尽情宣泄感情时不计工拙却别有胜趣,章法动荡,节奏丰富,圈点涂改处生动多变。行笔快慢疾徐、顿挫有致,如狂飙扫野,又似渴骥奔泉。连结处映带娴熟、似断还连。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泛。行与行之间左右冲突,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一泻而下,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

四、墨法苍润

此稿七次蘸墨写成,凸显作者失去亲人时的切肤之痛,使情感交织而产生的笔墨效果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一次蘸墨,疾书数行,却无薄、扁、瘦、枯之嫌,足见非凡的艺术功力。

临此帖,应当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握行书特点,用好笔法。行书最忌用笔刻板,而消除刻板的要诀就是“轻转重按”。临摹时切记中锋运笔,注意点画的起伏跌宕,藏头护尾,以拙为巧。做到流而不滑,圆而不弱,轻而不浮,动中有静,柔中含刚,富有韵律之美。

二、牢记颜书结体,写好字法。颜字行书受其楷书影响很大,厚重处点画如高山坠石,轻盈处不乏瘦劲刚健,行中有楷,草中有隶。临帖时要细心揣摩、比较“内擫法”和“外拓法”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效果,体会宽博结体在表现作品宏大气象上所起的作用。

三、体会作者情感,组好章法。此稿是作者精神和平时功力的自然流露,临写前要通读全文,悉心体会情感的表达,注意布局的大小,行间的疏密,以及真、行、草相间对章法布局的影响。此外,字形的丰富变化,在布白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字与字之间的衔接,虚与实的有机结合,欹与正的巧妙搭配,都要仔细观察,认真玩味。

四、注重作品神采,领会墨法。“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此稿字字充满豪气,行行融入情感,浓淡注入活力,虚实相映成趣。临写时要注意浓墨和渴笔在整幅作品中的位置分布,牢记饱蘸浓墨后所写的字数,以及枯笔表现时的中锋运笔。切不可看一字写一字,字字独立,而要注重字组表现,写出气韵,写出神采。

丁子同临颜真卿《祭侄文稿》.png

丁子同临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png

颜真卿《祭侄文稿》

丁子同根据颜真卿《祭侄文稿》风格创作的作品 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一则条幅.png

丁子同根据颜真卿《祭侄文稿》风格创作的作品 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一则条幅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