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郭忠之佛像印作品展将在敦煌市博物馆举行

2018/03/01       来源:       责任编辑:袁锐       作者名称:;

F95B88BAC1C265C37B9D83D7F1A478AB.png

翟万益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


“佛缘”郭忠之佛像印作品展


学术支持:

中国印学研究所、中国佛像印研究中心、当代书法篆刻院


主办单位: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敦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甘肃印社、甘肃省艺术馆、岭南印社、酒泉市书法家协会、中山市书法家协会、敦煌市书法家协会、中山五桂书法院、酒泉书画院、中山火炬书法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敦煌市博物馆、中山市方修书画院


展览日期:

2018年4月14日至4月18日


幕式时间:

2018年4月14日(星期六)下午14:00


研讨会时间:

2018年4月14日(星期六)下午16:00


展览地点:

敦煌市博物馆一楼展厅



50AB5D7ECE06111BC4814D7D5D14531D.png

林涛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佛缘》郭忠之佛像印作品名家评语


       郭忠之的佛像印作品风格多样而又独具匠心。印面构图驾轻就熟,看似不经意的自由闲适,信手拈来,随形组合,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创作思维的缜密和态度的认真,具有较强的专业意识,故能使作品既保持深层次的传统气息和内涵,又展示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和时代审美需求,体现了郭忠之所具备的多种艺术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变通融会的胆略。(黎东明: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郭氏忠之道兄,浸淫传统艺术已久,于篆刻佛造像,不因循,不守旧,另辟蹊径,借西方平面构成之理法,以较为抽象的语言,在有序的排列、组合之中,寻求诸多变化。(方晓: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郭忠之先生的佛像印,与他的书法和国画一样,属于大写意风格。印面上都是大的色块,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不论群像,还是独像,既不同于六朝佛造像的拓片,也不同于当今篆刻界的各路佛造像印,大刀阔斧,大开大合,简单明快,意态万千,体现了一个画家在人物造型上的独特视角,也体现了一个书法家在线条锤炼上的不同凡响。(唐春玉: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郭忠之,甘肃人。生天水,长农村。
居广东,办培训。志向远,努力奔。
扬文化,占一份。结佛缘,情感真。
知孝道,养育恩。懂书画,技艺深。
攻篆刻,刀中稳。守传统,秦汉根。
注格局,意未分。重气势,手上狠。
讲线条,功夫深。论章法,形有神。
正当年,仍需奋。胸万物,方为本。
(齐观闪:西南大学教师、重庆旧居书法馆馆长)

       忠之兄之佛像印整体天机自然,活泼拙朴,让人读来如观真人:或老僧入定般肃穆,或婴孩嬉戏般萌真,时拈花不语,时静坐诵经,如侧耳倾听天籁,又如对山相看不厌,方寸之内寓大千世界。他化刀为笔,痛快淋漓。一如良纸之笔墨,铁笔所行之处,石屑纷披,呈现出天然崩裂之自然效果,线条古拙苍劲,金石气息跃然而出。(严都岿: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郭忠之先生佛缘佛像印,觉其善能继承古圣先贤治印传统,又能别开生面,成一家之面目。(康建华:同济大学哲学硕士,同济复兴古典书院助教)


       文字的可识读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同样,佛像的可识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佛像篆刻艺术的发展。郭君忠之同道深谙其理,以意取胜,意到佛知,常常是几个块面的组合,洞窟、佛像尽显,正合“大道至简”之理。此乃吾印象最深者。(陈国成: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国印学研究所所长)

       忠之先生的“佛像”印作,在中国印学领域传承并别开一路艺术门径,其艺术功绩足以载入艺术史册。(郭守运: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院长助理)

       忠之依有关佛理治印,高度概括,高度“模糊”,高度“糊涂”,要在舍形取神,大有“菩提本无树”之意。(赵山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

       纵观忠之的佛像印作品,可看出他多方取法,删繁就简,对石窟造像、版画,剪纸等姊妹艺术的借鉴应用在精心创作中。在刀法的应用上则体现出苍茫和古朴,寥寥几刀,将佛的各种形态、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展现出对佛教艺术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张哲: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研究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终南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郭忠之的近作佛像印作品风格多样,所吸收的营养是多方面的,在吸取这些营养的同时,又醉心于转化。这有别于简单的重复,而更见慧心。在作品中既有石窟中宽博的气象,又有抽象之简练构成,更参以古拙的青铜纹饰,使画面充满宗教的神秘气氛。(刘成: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郭忠之先生刻佛像印有自己的想法。一是善刻群像,印面丰富,形象多变。二是重写意而不求工,讲究大块面的组合,粗线条的勾勒,注意用线与面营造整体效果。三是敢于大胆使用朱白对比,突出朱的视觉效果,尽管有不太合理的地方,但还是可以略备一格的。(李逸峰: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忠之先生性情豪爽率真,独具才情,精于书法篆刻,是今书界之青年俊杰。忠之其书风奔放洒脱而不失沉静,古拙朴厚而不失灵秀,与其篆刻相得益彰。其新作佛像印方方构思精妙,凝练概括,意象生动,刀法精湛,古拙空灵,挥洒写意,于方寸间尽显万般神态,是难得佛像印刻之佳品,定会引起同行们的好评和青睐。(郭霖:西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就形式而言,忠之所造佛像印不是简单地从现有佛像资料中照搬照抄,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印化处理方式,这很可贵。佛像印是有边有形的,但佛法是无边无形的。 从有边有形到无边无形,是一种升华,忠之君的佛像印已经步入升华的通道。(孙太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湖南美术》总编辑)


忠之兄佛像印面的生动创造,深深地感受到他对佛教义理的追求和理解,并合理地参入了当下的意识或理念。虽然忠之极力想表达较强的印面视觉冲击力,但确乎又让我们隐约地体味到他绝不将佛像印面的营造当作纯粹令人感官愉悦的美术图像来制作,而是努力追求着精神的释放。(龙鸿: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可染先生的名言“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也可用以评价忠之的这些佛像印创作。忠之以他的创造意识对佛像印艺术进行了可贵的、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傅舟: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个人照片.jpg

       郭忠之  原名芳忠,斋号:七心堂、内外楼、半山堂,1986年生,甘肃秦安人。


       现为中山市方修书画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篆书委员会秘书长、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理事、中山火炬开发区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报中山工作站站长、中山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出版】

《郭忠之书法作品集》、《翰墨心路?郭忠之书法篆刻作品集》、《环球艺术家?郭忠之》。

 

【个展】

2006年举办“八点钟的太阳”书画作品展

2007年举办“凝聚传统”书法作品展

2014年举办“十年梦-故乡情”书法篆刻汇报展


收藏电话:13425406841



部分展览作品


01A.jpg01.jpg




02A.jpg02.jpg




03A.jpg03.jpg




04A.jpg04.jpg




05A.jpg05.jpg




06A.jpg06.jpg




07A.jpg07.jpg




08A.jpg08.jpg




09A.jpg09.jpg




010A.jpg010.jpg




011A.jpg011.jpg




012A.jpg012.jpg




013A.jpg013.jpg




014A.jpg014.jpg




015A.jpg015.jpg




016A.jpg016.jpg




017A.jpg017.jpg




018A.jpg018.jpg




019A.jpg

019.jpg




020A.jpg020.jpg




021A.jpg021.jpg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