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陈志平《墨池编汇校》等两种新著出版
2023/06/19 来源:书法报书画天地 责任编辑:沈川 作者名称:天地;
艺术家简介
陈志平 湖北鄂州人。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现为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数据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书协主席团成员,北京大学文研院邀访学者。
出版专著《黄庭坚书学研究》《陈献章书迹研究》《书学史料学》《北宋书家丛考》《唐宋书法史拾遗》《墨池编汇校》《中国古代书学文献研究——以〈墨池编〉为中心》等,在《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一等奖等奖项。书法创作以行草为主,崇尚清新典雅之风。

近日,暨南大学教授陈志平的两种著作《墨池编汇校》(上、中、下三册,127万字)和《中国古代书学文献研究——以〈墨池编〉为中心》(34.5万字)同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两种著作为陈志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21JZD044)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得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出版资助。
陈志平教授从事《墨池编》的整理研究,前后历时十余年,最终成果分为“汇校”和“研究”二编,二著出版后,获得学界良好评价。著名学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白谦慎教授为二书分别撰写了封底推介文字(详后),认为《墨池编汇校》“为当代书学研究领域贡献了一部盘石般的著作”,而《中国古代书学文献研究——以〈墨池编〉为中心》“为推进古代书学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做出了极具开拓性的贡献”。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的评审意见也认为“整理者对《墨池编汇校》一书所投入的精力是巨大的,其学术研究的态度是极其严谨的,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空前的。”

本书在充分运用新发现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法书要录》《墨池编》《书苑菁华》熔于一炉,举凡《墨池编》系统内外相关之文献,均资以校勘,旨在构建一个宋代以前书论文献的“坐标系”和“数据库”。本书除了清晰地展现书论文献生成和讹变的历史过程外,在资料的完备性、义例的明晰性和考证的深入性方面颇有超越前人之处。作者具有从事书法研究和古籍整理的双重知识背景,版本考订和书史辨析尤具功力,用心勤苦,寒暑十年,在将相关研究往前大幅推进的同时,也为当代书学研究领域贡献了一部盘石般的著作。
本书是在《墨池编汇校》的基础上,对与《墨池编》有关的知识谱系、版本源流、文献价值、书史脉络等方面进行专题探讨的力作。“绪论”部分紧扣《墨池编》的学理分类,揭示了古典“书学”知识谱系的生成和书法学科古今嬗变的历史轨迹。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就《墨池编》和《法书要录》的版本源流和文献价值分别进行考证。其中对复旦大学藏明横野洲草堂抄本的钩沉和对《法书要录》三个传本系统的源流考证是本书的亮点,不仅解决了困扰学界数百年的难题,更是将《墨池编》和《法书要录》的版本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第四章将《墨池编》置于中国古代书学文献生成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包括若干研究专题,其中有关朱长文所见《集古目录序跋》之北宋传本的研考和《墨池编》所载碑刻的整理,尤能钩深索隐,发覆前人。本书视野开阔,考证周详,钻坚仰高,力破余地,为推进古代书学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做出了极具开拓性的贡献。
《墨池编汇校》一书在汇集《墨池编》明清六种版本的基础上,广泛参校二十余种书学文献,以汇校的方法对《墨池编》进行深度文献整理。可以说,整理者对《墨池编汇校》一书所投入的精力是巨大的,其学术研究的态度是极其严谨的,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空前的。我以为,此书的出版不但能为《墨池编》一书提供新善本,为书法文献的征引与研究提供一种上乘之范本,从而嘉惠学林。在当下学界普遍存在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整理者严谨认真的态度与“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研究无疑是难能可贵而值得大力褒扬的。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