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验证码:
杨沂孙篆书七言联
杨沂孙(1812—1881),字泳春,号子舆,晚署濠叟。江苏常熟人。尤爱“篆籀之学”,为清代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著有《管子今编》《庄子近读》《观濠居士集》《文学说解问讹》《在昔篇》等。杨沂孙对邓石如的书法倾心有加,致力于收集邓氏书迹,并在深入研习邓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他在用笔的饱满和坚实上承袭了邓氏的技法特点,至于在文字结构和形态上,则跳出以前书家均遵循《说文解字》、秦代小篆规则的做法,将篆书的字形由瘦长变为方整,开创与诸家异趣的书风。在其之后,写篆书者多舍长就方,体势变化也渐趋丰富,可谓杨氏开领风气的结果。他自己说:“吾书篆籀与邓石如相颉颃,得意处或过之,分隶则所不及。”可见他对于自己的篆籀是很自负的。此件篆书对联(如图)多用方笔,且化转为折,给原本流丽圆转的篆书增加了端严整饬之感,其中可见其对钟鼎、石鼓等大篆笔法、结构的吸收、融合;起笔略重,然后徐徐涩进,至收笔处提笔空收,往往在一画中即体现出干湿的变化,因此既厚重又轻灵。上联右下钤有“历劫不磨”小印,此印往往用于杨沂孙自认为得意的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