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砥:给明末清初几大家排座次

2021/06/06       来源:       责任编辑:袁锐       作者名称:;

编者按:中国美院博导白砥教授对古代书家的分析鞭辟入里。白教授近期在朋友圈连发几篇对明末清初倪元璐、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傅山书法艺术的短评,立足于艺术审美的高度而非个人好恶,透彻入理,简单明了,对当代理解并学习古代书风具有相当的启示作用。这种入理式的评论方式与“非好即坏”、“非对即错”的简单的二分法评判方式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给明末清初几大家排座次


白砥



明末清初几大家,个人认为如果要排出个高下,应该是倪元璐第一,黄道周次之,王铎再次之,张瑞图更次之,傅山守尾。



之所以把倪元璐排在明末清初几大家之首,个人认为他的线条最高级,结构又极活。倪书用笔承《平复帖》《初月帖》等绞转笔法,不是简单的提按,走的是小众路线,其线条凝练中又极具节奏感,浓枯相间,动作感很丰富。一般而言,能写得凝练已极其不易,常规都只能依赖缓慢用笔,像倪书这样快速而得凝练又富变化的,书法史上极少。



黄道周与王铎之比较,恰如苏轼与米芾之比较。从字形的变化看,米字显然比苏字更多对比(大小、收放等),但米芾不及苏轼雅。王铎与黄道周比更看重结构的虚实聚散,但气不及黄书清。米芾与王铎更注重外在的美,容易一下子抓住人心,所以比苏轼与黄道周拥有更多的观众。



黄道周气格清隽,空间上虽没有王铎的跌宕起伏,但王铎用笔结构过于直白,大字甚至有些通俗。王铎虽自称多学二王,其实更多的是米芾。黄道周则从钟王出,尤小楷多钟书气质,拙意中见巧思,有幽深感,故个人认为在王铎之上。



张瑞图是个另类。他既不像王铎那样标榜书学晋唐,也不同于傅山声称书必从篆隶,他的字几乎没有什么出处。历史上的评价大多称其“钟王之外,另辟蹊径”,既不入钟王,也不从篆隶,甚至可以说完全是自家的创造。易圆为折,沖刷劲直,还颇见奇姿与大气。当然,毕竟少一些渊源,所以他的字气息外溢,少一些令人回味的内在韵味及情趣,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成熟度比傅山要强些。



傅山的字我一直认为是明末清初几大家中最差的一个,但我一直认为他的书论是最高的一个。自古以来,眼高手低者不乏其人,像韩愈这样直批王羲之姿媚的人物,他的字却没有像颜真卿那样被世人所爱并保留下来。当然,傅山是在践行自己的理论的过程之中,只是没有到那个点位。我们遗憾的是书法史上像傅山这样的人少了,而不是多了!



傅山心志很高(比王铎高),他有攀登高峰的勇气,他企图把篆籀笔意融入行草,有很多探索的方向,走的是一条崎岖路。如果说傅山想攀的是八千米的高峰,王铎则只有五千米。而王铎走的是一条大道,可以拾级而上,不用太多的探险,所以王铎登上了他的目标高地。而傅山因为多险阻,最后连五千米也没到达,离他的目标八千米尚有相当的距离。


(链接)李刚田 | 我来忽悠傅山一把

https://mp.weixin.qq.com/s/zOR_CnaU458T2_SEQcYpkw




倪元璐.jpg

倪元璐书法


临倪元璐.jpg

白砥临倪元璐书法




黄道周.jpg

黄道周书法


临黄道周.jpg

白砥临黄道周书法




王铎.jpg

王铎书法


临王铎.jpg

白砥临王铎书法




张瑞图.jpg

张瑞图书法


临张瑞图.jpg

白砥临张瑞图书法





傅山.jpg

傅山书法


临傅山.jpg

白砥临傅山书法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