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丝绸之路 翰墨通渭——《书法报》走进通渭
2016/11/01 来源:书法报 责任编辑:李依默 作者名称:书法报编辑部;
丝绸之路 翰墨通渭
——《书法报》走进通渭
■本报编辑部
嘉宾云集赏翰墨,高朋满座话丹青。8月16日—18日,由中国美协、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文联、定西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甘肃省美协、定西市委宣传部、通渭县委、县政府、甘肃电视台共同承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暨丝绸之路·翰墨通渭第一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在甘肃通渭县隆重举办。
海军原副政委、全国政协委员范印华,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杜军,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定西市政协主席成柏恒,通渭县委书记令续鹏等各级领导,《人民日报》《甘肃日报》《书法报》等媒体,第二届中国西部文房四宝展览会部分参展企业,以及省内外部分知名书画家、书画爱好者等社会各界群众共4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定西市委副书记、市长唐晓明主持开幕式。
本届艺术节以“丝绸之路·翰墨通渭”为主题,由丝绸之路·翰墨通渭第一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通渭书画名家精品展、全县第五届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展、甘肃省美协与陕西省美协走进通渭“共圆贫困群众小康梦”采风活动作品展、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展、文房四宝展、《书法报》走进通渭、通渭文化旅游线路推介及产品展销活动、通渭地方戏曲展演、体育赛事、城区及乡镇书画文化交流交易活动、通渭书画论坛等15个子活动组成。共展出书画作品1000多件。
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总人口44.67万。自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通渭境内发现的古遗址和彩陶,属“仰韶”“齐家”文化。通渭人才辈出,东汉时期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的诗作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明清时代有王瓒、赵荣、牛树梅、李南晖等文化名人著书立说,擅长书法。当代有大陆首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和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尚永丰。
通渭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榜罗镇会议革命遗址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皮影戏通渭影子腔、通渭小曲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渭县依托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以书画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总投资36亿元的墨香温泉小镇完成规划编制,总投资20亿元的书画产业园加快建设,总投资3.6亿元的悦心国际书画村建成投用,通渭平襄书画小镇列入全省18个特色小镇之一,形成了“锄含云水笔含墨,种罢梯田耕砚田”的独特通渭现象。
通渭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现有中国书协会员40人,省书协会员86人,县书协会员400余人。先后有200多人的书法作品在全国、省级展览中入展或获奖。
通渭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培训工作,在全县各类学校开设书法课、配备专职教师,深入开展“墨香校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书法艺术后继人才,先后聘请70多名书法名家开展专题讲座。10多位书法家常年举办青少年书法艺术培训班,初步形成专业化、社会化互相促进的书法培训机制。同时,通渭着眼于增强书画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加大展览场馆、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以“書”字为标志的县文化广场,并在县文化大楼配建680平方米书画展厅1个。建成了总投资1.5亿元的悦心国际书画村、总投资2.8亿元的城市文化综合体、总投资6000万元的书画文玩城。
强化企业培育,书画市场不断繁荣。通渭县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公司,扶持发展了大成文化传媒公司、晓亚文化传媒公司、聚贤斋文化公司、少华文化公司等4家文化龙头企业,累计发展画廊、书画中介服务机构和装裱店450多家,培育懂鉴赏、善经营的书画经纪人1000多人,书画作品年交易额近1亿元,初步形成了集创作、交流、装裱、销售为一体的市场化格局,通渭县已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书画作品集散地。同时,书画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文房四宝、装裱材料经营及图书报刊销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全县现有各类经营门店160余家。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兰州等地举办各类展览360余次。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整理当代名人关于通渭书画评论文章,编辑出版了《翰墨飘香·书画通渭》一书,印行《通渭书画》。2012年,中央电视台把通渭作为八集大型纪录片《中国书法5000年》西北地区三个采访点之一进行拍摄采访,并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贾平凹的《通渭人家》等文学作品、张贤亮的“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题词及一些反映通渭书画艺术和书画产业发展的报道,极大地提升了通渭书画品牌的知名度。通渭正在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书画作品集散地、全国知名的书画交易市场、书画信息发布平台和书画名家采风基地。
8月17日上午,《书法报》走进通渭活动在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举行。《书法报》执行主编毛羽、副总经理王俊、编辑窦庆勃,书法报工作站管理中心培训部主任高兴一行同定西市文联副主席、市书协主席牛忠,通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明,县政府副县长张晓玲,县政协副主席蒲正格,县文联主席何小林,书法报甘肃通渭工作站站长、县书协主席刘宏业及作者代表100多人进行了交流。毛羽详细介绍了《书法报》的发展及重大活动的开展等情况,认真听取了当地作者对《书法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窦庆勃同当地作者就书法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丝绸之路,翰墨通渭。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全方位展示陇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必将为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崔富川 草书对联 山深六月有秋意 夜来满城问雨声
何飞鹏 草书中堂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何信贤 草书斗方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景 晖 行书静观闲听联
李国军 篆书斗方 镜以精明,美恶自服。衡平无私,轻重自得。
李汉祥 草书节录《佛说天地八阳神咒》中堂(局部)
李志强 行草横幅(局部)
令志荣 篆书条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刘宏业 草书斗方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庞效锋 行草对联 四壁龙蛇惊天地 诗成砚海花如云
冉万昌 楷书锦瑟斗方
孙 进 行书旧书熟读联
王炳文 行书莺啼中堂
王述贤 楷书度是斗方
王志宾 草书斗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魏春贵 篆书对联 吃墨看茶听香读画 吞风卧露喝月担云
岳 亮 隶书中堂(局部)
张凤鸣 行书节录《初月楼论书随笔》斗方
张凤鸣 行书节录《初月楼论书随笔》斗方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