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抒胸臆 泼墨著豪情

2017/10/12       来源:书法报       责任编辑:李依默       作者名称:许林海;

3.jpg

李昶海 1948年出生。中国书协会员、广东省美协会员、广东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展赛,获广州市首届书法红棉奖,广州市庆祝建国40周年文艺评选活动书法一等奖,2001年世界华人艺术大展书法铜奖,2002年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联展金奖,2003年广州文艺奖。

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广东省美协主办的展览并多次在广东省群众美展、广州市美术作品展获奖。国画《金秋》入选1993年全国群星美术大展。

出版《广东书法名家作品系列·李昶海书法集》《广州市书法名家作品选系列·李昶海作品选》《李昶海书画集》。


推荐人:周国城(西泠印社理事)

推荐人语:

我和昶海兄最早是因书法认识的。记得1993年我从浙江杭州调入广州书画研究院时,正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编辑出版纪念活动的书画作品集时,我一眼看中了昶海兄的一幅草书。一打听,乃知其为番禺美协、书协的“双料”主席。以后在一次文代会上见面,一见如故,成为好友。

昶海兄的书法从柳公权入手,上溯二王,旁涉颜真卿、怀素,下逮黄山谷、米芾、文徵明、王铎等大家。而他摆在我们面前的作品大多不像唐代书风般典雅,也不像赵孟頫书风般遒丽,而是荒率沉厚、欹侧端凝的奇肆书风,这种源同而流变正是中国书法传统历久常新的内在功力,也是书家所追求的新的意境。尤其是广州的行草书风一直在麦华三、秦咢生等老先生的影响下,而昶海兄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不受其影响,可见他对书法的感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也与他近年来从《石门颂》《张迁碑》等名碑中吸取雄强书风的营养有关。

昶海兄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他的山水人物画中无处不流露出其对中国绘画的深刻理解;他的书作中含有许多国画的感觉,书法创作中追求的“无我之境”是融会贯通了许多绘画的语境,织成了具有强烈个性的面目。他以书法的常理为结构,借绘画的感觉来促成大气势,可谓是“博观约取”通其心而造其意了。

草书横幅 雨散云开桂魄清,冰华玉洁播芳馨。芰荷掩映幽深处,可有鸳鸯梦里情?



李昶海诗词选


浙江泰顺廊桥之乡印象

纵横碧水舞蛟龙,

千座虹桥百里通。

江影悠悠摇古树,

翩翩锦鲤戏云中。


雨荷

风清细雨过荷塘,

洗出冰肌雪艳妆。

点点琼珠皆是泪,

舜妃凄舞泣潇湘。


壬午中秋嘉峪关赏月

凛凛秋风吹落日,

茫茫大漠走驼铃。

巍峨嘉裕盘龙舞,

古塞楼台月更明。


辛卯初冬游雁荡山大龙湫

群峰莽莽雨烟轻,

峭壁横空列阵营。

石径通幽盘涧水,

松林叠翠涌涛声。

千寻绝壑一帘挂,

百里清溪四季鸣。

踏遍青山无倦意,

诗题红叶更怡情。


秋波媚·辛卯登富春江子陵钓台

江水滔滔鸟蹁跹,云涌黛峰连。

修篁滴翠,甘泉泻玉,古坝苍颜。

凭栏远溯千年事,谁愿弃金鞍?

子陵独钓,清风俊骨,叶落秋山。


2.jpg

汶川地震赈灾挥毫义卖 

地铁番禺广场站题字.png

地铁番禺广场站题字


挥毫抒胸臆  泼墨著豪情

——记李昶海先生

■许林海

李昶海的书法,行笔奔放,纵横捭阖,潇洒恣肆而不失法度,个性鲜明而合乎情理。点画苍劲,如鹰击长空;骨脉清健,如松立高壑。广州地铁番禺广场站,“番禺广场”四个遒劲有力的题字,便是出自其手。

他的绘画,意凝笔端,景外有境,常取材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循“道法自然”,常“迁想妙得”。农村人物、少数民族人物皆入画,血肉饱满,神采外溢;其写意荷花,灵动率意,生机盎然,观之如叶随风动,摇曳生姿。

李昶海从小学开始就喜欢写毛笔字,从初中到高中,他的毛笔字已在同学中颇有名气。到了1968年秋天,作为“老三届”高中毕业生,李昶海也就理所当然地要上山下乡去接受再教育。他特意临写了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一幅素描肖像插图,他把画与字贴在茅寮木板门的背面,天天警醒自己。在艰苦的劳动之余,唯一能让心灵得到寄托的,就是坚持书法与绘画的学习和创作。

1970年的一天,李昶海拿着第一幅国画作品《根深苗壮》交到番禺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现番禺区文化馆)美术干部陈秉钧老师的手里,得到了他的热情鼓励,作品在县美展上展出了。之后,还认识了十多个来自广州、佛山和本地知青中的书画作者。每年,陈老师都会发出通知,让他们集中一个星期左右办美术学习班搞创作,有时还特邀著名画家郭绍纲、林墉、陈衔宁、伍启中、李仁康等老师来上课辅导。1972年,李昶海的国画作品《新居》入选了佛山地区巡回美展。同年,书法作品入选了广东省书法篆刻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厅上,他的作者牌上备注为“农民”。

随着书法、绘画水平的不断提高,李昶海作品入选省市和国内外大型展览及获奖不断增多。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他先后加入了广东省书协、中国书协和广东省美协,并分别在省、市、区的协会担任了一些职务。工作岗位也由知青变成公办教师,再成为番禺区文化馆文化干部。

李昶海在基层文化工作上倾注了心血,曾担任番禺美协主席17年,为番禺区美术书法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曾多次被评为先进文化工作者。1993年至2003年当选为番禺县(市、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常委和第十届广州市人大代表。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市里、区里的文化事业、文化建设鼓与呼,不遗余力地向上交提案,促落实,尽心尽责。

艺无止境,壮心犹存。李昶海虽然已退休10年,但书画创作正进入新的高峰期,他依然在求索的路上奋然前行。


行书《晚荷》条幅.png

行书《晚荷》条幅

行草条幅 凛凛秋风吹落日,茫茫大漠走驼铃。巍峨嘉峪盘龙舞,古塞楼台月更明。.png

行草条幅 凛凛秋风吹落日,茫茫大漠走驼铃。巍峨嘉峪盘龙舞,古塞楼台月更明。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