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翰墨——李楚力

2017/06/13       来源:书法报       责任编辑:李依默       作者名称:李楚力 魏开功 赵志成 叶积艳;

皓首翰墨——李楚力


李楚力.png

李楚力 笔名李不准、李甍(méng),1940年出生,湖北洪湖人。早年师从任伯琴先生,后得胡问遂和沈延毅诸先生指点。于魏碑和唐人楷书、明清行草情有独钟。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法展和中外书法交流展并被收藏,艺术成就载入《中国现代书法界名人辞典》等。出版有《李楚力书法作品集》《五言对联集》。曾任洪湖市书协主席,现为湖北省书协会员、荆州市书协顾问、洪湖市书协顾问。


推荐人:赵志成

推荐人语:李楚力是洪湖书坛备受尊敬的老前辈,半个多世纪潜心钻研书法,身居陋室而不移其志。先生坚守传统,为艺勤勉,创作丰富,所作魏碑和行书,在洪湖和江汉平原书坛影响甚大。先生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在任洪湖书协主席期间,致力于弘扬中国书法,影响和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先生年逾七旬,因长期伏案书写研究,腰椎劳损,仍坚持义务为洪湖市中小学校、书画培训班授课,为弘扬书法,提高青少年书写水平贡献余热。



淡定的坚守

——李楚力其人其书

■魏开功

笔名艺名有深刻的寓意,或寄托理想,或表达心志……李楚力,是其本名,其笔名曰:李不准,李不准乃“你不准”之谐音,意即不准越雷池半步。细细品味,这个笔名颇有深意,觉得是其心志的承载,是其淡定的折射。

“不准”什么?是谁叫你“不准”呢?

我是20世纪80年代初分配到洪湖工作的,兴趣使然,很快结识了洪湖书坛的领军人物李楚力先生。他乐于奖掖后学,培养书法新秀。一手“颜体”浑厚稳健、气势磅礴,神形俱备。他常说,临碑要似,不要有自己。只有似,才能把握精髓。那时,李楚力先生曾为我写过一幅字,落款就是“李不准”。这三个字从映入我眼帘开始,屈指算来,已近30年。我心想,为何李楚力先生落款署名用“李不准”呢?1962年,年22岁的李楚力先生拜洪湖书法名家任伯琴为师。任伯琴先生当时年逾五旬,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对李楚力影响至深。是否是老师的训诫太严在李楚力先生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呢?或是老师不准其转益多师呢?回答是否定的。师者,就是教你不逾规矩,守笔法,守传统,守得一片纯正的气息和淡定的心灵。对传统精神内涵的理解,把“不准”的规矩转化成了一种淡定的坚守。如果说是谁叫你“不准”的话,那就是传统的精神和法度。

淡定的坚守,还体现在李楚力先生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不惑之年,李楚力先生已是洪湖书协的副主席。那时,他的楷书雄强端庄,行书浑厚古拙,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洪湖很多招牌都出自他之手,其名声不可谓不远。但李楚力先生不是刚而不矜,而是淡然处事,从不张扬。索书者虽众,但有求必应,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也不沾半点“铜臭味”,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后来,他挑起书协主席的重担后,也一如以前淡定,只是他更加投入书协的工作罢了。办展览,搞培训……总是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书协的工作因他而红红火火,那个时期可以说是洪湖书法发展的一座高峰。

从洪湖市书协主席的位子退下来后,他深居简出,心如止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除了打理家务外,写字、写诗、教书法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没有名利的奢求,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超越自己,传承书艺。在洪湖这座城市里,他有不少学生和“粉丝”,李楚力先生为他们辅导有一股从内心迸发出的真诚和热情,总是不遗余力地把积累了几十年的学书体会和经验传而授之。这是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精神享受,一种淡定弥坚的境界。

尘世浮华,淡定不易,坚守更难。近半个世纪,李楚力先生临池不辍,醉心于传统而上下求索。习苏轼楷书之后,他钟情“颜楷”,《勤礼碑》和《麻姑仙坛记》是其日课,用功尤勤,且汲取精髓,化为己有。继而上追欧阳询《九成宫》以及《张猛龙碑》等。欧体和《张猛龙碑》的险峻内秀的气质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他的颜体楷书创作中,其面目为之一变:结体宽博中有严谨险绝之象,用笔遒劲苍辣,入木三分,给人既秀又厚之感。这种楷书独标新意,非“集古字”似的拼凑,而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贯通融会。李楚力先生的行草,线条苍劲,结体精准,处处显示出与古人心意相会的格局。字与字之间看似独立,却有笔断意连之态,平淡之中展露其匠心独运的心智,这与当今书坛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行草有壤霄之别。他的篆书,苍劲浑厚,稳健平实,亦有石鼓、钟鼎之遗韵。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来形容李楚力先生是颇为恰当的。书法是书者功力、修养、气息、性情的展露,诚所谓“书者,如也”。李楚力先生书法的平淡是其心灵淡定的轨迹,是其无为而为道家思想的浸润。

李楚力先生已年逾七旬,仍在孜孜不倦地汲取传统的菁华。愿其康泰,不断超越自己,结出更大更美的艺术之果!


2010年元宵,李楚力赴湖北荆州访碑后,与时任荆州市政府秘书长王守卫(右)、《李楚力书法作品集》主编张辉光(左)合影。.png

2010年元宵,李楚力赴湖北荆州访碑后,与时任荆州市政府秘书长王守卫(右)、《李楚力书法作品集》主编张辉光(左)合影。

洪湖市书协多年坚持开展书法进校园、下乡镇活动。李楚力踊跃参与,志愿为各乡镇书法爱好者普及书法知识。.png

洪湖市书协多年坚持开展书法进校园、下乡镇活动。李楚力踊跃参与,志愿为各乡镇书法爱好者普及书法知识。

李楚力深入洪湖偏远乡镇学校,为学生和书法爱好者讲授书法。.png

李楚力深入洪湖偏远乡镇学校,为学生和书法爱好者讲授书法。

风雨无阻,十多年坚持为洪湖市青少年义务指导书法。.png

风雨无阻,十多年坚持为洪湖市青少年义务指导书法。


 图片提供:张辉光、胡卫国、李其秀、魏宏建


临池有感(八首)

■李楚力

其一

黛花墨叶本无香,裁剪清风着淡装。

多谢寒霜增挺健,云天水国满肝肠。

其二

曲水流觞事已空,局蹐①天地写从容。

醉心未觉光阴老,满月霜枫胜酒红。

其三

笔当剑舞月西厢,惯守青灯度夜长。

识得古今留一恨,惊风疾雨洒千行。

其四

瘦肥画罢画圆方,岁月峥嵘守硬黄。

倒遍巾箱无所值,辛勤赚得砚池香。

其五

墨当酒饮尽匏觞,纸上颠痴入醉乡。

好在胸中无物碍,半装魏晋半装唐。

其六

昨守兰亭月转深,今临自叙雨倾盆。

苍天岂是无言语,写到多情见有情。

其七

行不拘泥见率真,芙蓉清水自然形。

乔装打扮嫌多事,最怕衣冠照眼明。

其八

无术何逞好事心,不为酬答费精神。

自和笔墨称知己,冷落门庭少故人。


注释:①局蹐(jí):狭隘,不舒展。


行书心旷神怡横幅.png

行书心旷神怡横幅

篆书横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png

篆书横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楷书岳飞《满江红》词横幅.png

楷书岳飞《满江红》词横幅

行草条幅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png

行草条幅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海选投稿二维码3.jpg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