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我学欧体楷书那些事(四)卢中南
2016/09/13 来源:硬笔书法 责任编辑:欧阳媛 作者名称:卢中南;
我学欧体楷书那些事(四)
■卢中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位朋友请盲人算命先生为我算了一卦,说我这个人这辈子要和笔墨打交道。当时我并不以为然,笑笑而已。现在想一想,命运似乎还真应了这位算命先生的话。
我喜欢写字,更喜临摹经典楷书,对欧阳询的楷书艺术更是情有独钟。这也可能与我的个性有关,我愿意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全神贯注地写字、看书,喜欢独自在展厅或殿堂里安安静静地欣赏古人书作,用眼神捕捉线条之美,用心灵感悟文字之美,不用去解释什么观念,批判什么主义。
我很清楚,自己日复一日所作的这种临摹,尽管是单调平庸的,但却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基础和不二法门。中国古代书法家标新立异的东西的确不少,但是手上的功夫是万万少不得的。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王铎、朱耷等书法大家无一不是手上功夫出神入化。
写了几十年的楷书,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收获与困惑并存,偏见在临习中逐渐厘清。按说长进应该不少,但我还是觉得楷书太难写,越写胆子越小,似乎不敢越雷池一步。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很多书法作品,但是大部分都湮没无声息了,留下来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由于人们的喜爱、收藏和代代相传,这些留下来的作品是沙里淘金,是经典,是聚宝盆,就算你淘一辈子也淘不完。
且不说什么要超越之类的话,最起码除了学习掌握古人书法技巧之外,还应该弄懂你为什么要像古人这样写。这些都需要深入思索,直到现在我还不能一下子说清楚个中缘由,因此只有怀着敬畏之心去分析、研究,才可能会有收获。一本正经的楷书固然有正襟危坐僵化不堪之嫌,一味任笔为形怎么写都是书法恐怕也不能服人。
歌德曾经这样说过:“你若不能理解的东西,你就无法占有它。”尤其是经典作品,不能轻言掌握到家,更不可浅尝辄止。可能你过去经常临摹,对它很熟悉、了解,但是隔一段时间再看,还是会有新的感受,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我最近又重临了一遍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不仅发现了自己过去不曾注意的新的东西,而且对于欧体楷书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视角。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无畏的希望》一书中说:“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我想借用他的话说,学习书法的人也应该把古代书法经典视为“能源”,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学习和利用这个“能源”,同样也掌握不了自己的未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没有犹豫的本钱了。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