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评改——萧勇

2017/02/17       来源:书法报       责任编辑:李依默       作者名称:钱玉清;

诸子评改——萧勇


特约评改人:钱玉清(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11—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萧 勇 行书洞庭小品 规格35cm×35cm.png

萧 勇 行书洞庭小品 规格35cm×35cm


萧勇作品评语:此作有米南宫用笔之法,复掺以欧阳询体势为用,运锋峭拔劲疾,轻快流媚,提按分明,转切了然,有古意、古风、古韵,将米、欧二家糅合、融变,已基本掌握了小行草创作的规律,但有些问题需要指出:1.用笔瘦硬有余而圆厚不足。此弊的形成一方面是作者对用锋的多变性理解不够全面,笔毫调控能力欠熟练;另一方面或许和使用工具有关,此笔似乎锋尖笔肚薄,饱满度不够,储墨量不足,致使线性锋芒毕显,抛筋露骨,如“庭”“还”“霜”等字局部细线表现脆而不坚,荒率失法。2.慎用带印章的仿古纸。作者使用的仿古纸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成熟书家少见使用。怡情小玩可以,若用于日常创作则大谬不然了,因为随纸印刷的大量印玺是创作的一大障碍,过于关注则会无所适从,但置之不理往往贻笑大方。是作就出现了此类窘态,作者落款“萧勇遣兴”,但左上方的“□于□伯□父”和“王鸿绪印”与作者本人或创作内容有何相干?“王鸿绪”可是清代的一位书法大家啊。


米芾的“八面出锋”

■钱玉清

“八面出锋”出于杨守敬,其在论中锋用笔时说:“八面出锋,始谓中锋。”道破了笔法玄机。唐太宗在论执笔法时也说:“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这个“四面势全”,与八面出锋异曲同工。四面出锋也好,八面出锋也罢,都只是一个虚数,形容其多而已,是说笔锋的四周四面,是用笔的总原则和规律,意谓用笔的多变性与灵活性。在历代书家中,米芾绝对是一位最出色的用锋高手。其自称是刷字,尝言“善书者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这也是对八面出锋理论的印证,他还在《海岳名言》中用“锋势备全”来注脚这个“八面”。他善于充分调动笔毫的各个锋面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演绎出超乎寻常的锋变能力,他的线条竭尽变化之能事,笔法的丰富性堪称宋人第一,冠绝古今。古人所说的“八面开锋”即是对米芾书法的赞誉。赵构评米芾:“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米芾行草代表作有《张季明帖》《值雨帖》《临沂使君帖》《复官帖》等。

米芾行草《值雨帖》 纸本.png

米芾行草《值雨帖》 纸本 规格25.6cm×3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芾顿首。早拜见。值雨。草草。不知轴议何者为如法。可换更告批及。今且驰纳。芾皇(惶)恐顿首。伯充防御台坐。庭下石如何去里。去住不过数日也。


钱玉清示范作品.png

钱玉清示范作品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