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张爱萍第11届国展获奖作品创作记
2016/09/12 来源:书法报 责任编辑:欧阳媛 作者名称:张爱萍;
气韵·形制·雅致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创作记
■张爱萍
张爱萍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
楷书《柳三变词十首》 规格40cm×20cm×10
局部
笔:极品鸡狼毫
墨:红星墨液
纸:白色蝉翼
砚:普通石砚
诗词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抒胸中逸气、展文人情趣、表达文人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崇尚宋代文人的情怀:适意、优雅、超拔,崇尚宋人的诗词书画,尤其迷恋柳永的诗词。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品读柳词,恰是在体悟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柳永所追寻的不是人们所渴求的富贵荣华,亦不是青山浮云外的永恒与安逸,而是一颗真心、一段真情。其词作中流淌着的人间挚情与弥漫其间的思绪与我的性情极其契合。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也是古诗词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十一届国展中,我创作的册页就选用了柳永的十首词。
创作是一种综合性的表达。它要求书者把点画、结构和章法组织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较之临摹,创作的要求显得更高,它要求书写者具备融会贯通、随机应变和综合调整的能力。事实上,创作就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研究,对所临习之帖有足够深入的体悟后不断打磨出来的作品。记得文徵明在《停云馆帖》中谈小楷的写法时说:“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在创作之前,我认真品读柳词之意,感悟柳词之雅,欣赏柳词之美,试图将柳词的含蓄隽永、婉柔清丽的情味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创作过程中,我注重字内间架的明整开阔,力求书写落笔果断,灵活生动,结体自然,笔画提按分明,节奏快慢有致。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力求内在连贯,笔画多的中宫收紧,外放主笔,笔画少的字形缩小,或轻盈或敦厚,整体协调,顾盼生姿。注重整体风貌统一,力求清新舒畅,秀丽遒劲,轻松静雅,一气呵成。注重形制设计,长方形、小篇幅、少字数,每首独立成页,简单钤印。材质使用白色蝉翼,没有色彩也不做旧。用大块面银色卡纸镶嵌,朴素自然。
书法创作需要足够的才情,是以高度娴熟的技法作自然的心性流露。书法作品源于心灵,心灵的特质重于一切。我对孙过庭《书谱》中谈到的五乖五合深以为然:“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创作此作,正值人间四月天,天朗气清,幼兰勃发,满室暖阳。沐手静心、屏息凝神,一曲经典老歌,舒缓悠扬,几页洁白蝉翼置于书案,任思绪飘飞,物我两忘,一切都是那般的静谧美好。此时,提起极品狼毫,指腕动作灵活,如一位歌者,饱含深情,浅唱低吟;如一位舞者,轻灵活脱,舒展肢体,尽情跳跃。将涵于胸中的柳词之美、柳词之韵以及内心的一切美好诉诸笔端,时间无声流淌,一页页柳词跃然纸上。书毕,身心为之一畅,于是洗砚涮笔,或吟咏、或歌唱,不亦乐乎。仿佛远离尘嚣,恍若隔世,走进宋人的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刻苦钻研各家法帖,努力挖掘其精髓,并且在继承中追求创新。同时,我将继续加强“字外功”的修炼,潜心探索人与艺术的真正意义,把精神之美融于我的作品中,在书法世界里找寻别样的光明和温暖。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