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0
三品课堂——简析《礼器碑》与《张迁碑》
2017/03/02 来源:全媒体采编系统 责任编辑: 作者名称:李依默;
三品课堂——简析《礼器碑》与《张迁碑》(第五讲)
主讲:张建会 整理:艾 琳 赵凯文
在解析了《礼器碑》中的独体字后,接下来了解《礼器碑》中的合体字。相较于由基本笔画构成的独体字,合体字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组合而成的,它的字形结构相对复杂,其中既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还有半包围结构以及全包围结构。
先着重分析《礼器碑》中的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礼器碑》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一般都是形声字,把一个字拆开可以得到左右两个部分。因此在临习时,要注意处理好左右两个部分的关系。
左右结构示意图
以“韩”字为例,左半部中“日”的横折画由两笔完成,诸多横画之间存在轻重、俯仰、曲直等关系。右半部分“韦”的多笔横折画要写出变化,最后一笔竖画要写出曲度,左右两个部分的形态都要考虑,使其和谐地组成一个整体。同时,还需注意笔和纸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用笔的迟涩之感。
韩
①左半部横折画由两笔完成,诸多横画存在轻重、俯仰、曲直等关系。
②右半部多笔横折画要写出变化,最后一笔竖画写出曲度,左右两个部分要合为一个整体。
实际上,《礼器碑》中左右结构字的两个部分不是绝对平均的,存在对比与变化。有些字左半部分笔画较少,右半部分笔画比较多,形成左小右大的结字形态。比如“以、禮、深、作、代、獨”字,都是典型性特征的左小右大的字。与之相对,《礼器碑》中也有左大右小的字,像“敬、銘、制、繇、歎”等字,临习时,必须体现两部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左右两部分之间,除了存在大小对比关系,还存在高低错落的关系,如“胡”字,就是左高右低的字。相对的,“琦”字则是左低右高的字,需要写出错落之感。
左小右大
独(同类型:以、禮、深、作、代)
①左半部笔画少,右半部笔画多,形成左小右大的结字形态。
②也可以左边写得更小些,右边更大些,强化左右两部分之间的对比。
左大右小
敬(同类型:歎、铭、制、繇)
①右半部笔画少,左半部笔画多,形成左大右小的结字形态。
②同样可以强化左右两部分的对比关系。
左高右低
胡
①“胡”字是有错落的。
②左半部字高,右半部字低。
在隶书的左右结构中,最具代表性的关系当属向背关系。如“陽”字,以及“陶”字,我们会发现左右两部分是相向的,就像两个人面对着面。由于隶书整体的形态呈扁势,临写左右相向的字时,要体现出由外向内的对应关系,需要把左右两部分分开,防止字势变成纵势,显得拘谨。再来看“孔”字,它的左右两部分就是相背的,观察其形态,就像两个人背对着背。左右相背的字,存在由内向外的对应关系。这种处理方式,同样适用于“龍、於”等字,要注意左右两部分之间的紧密性。相向的“陽”字左右两部分之间有一定距离,是开;相背的“龍”字左右两部分显得比较紧密,是合。临习隶书,特别是临《礼器碑》时,要特别注意左右结构的向背、开合,并且一定要注意左右两个部分的变化。
相向
阳(同类:陶)
①相向的字由外向内对应。
②把左右两部分分开,注意它的开。
③防止因左右两部分离得较近,导致字呈纵势显得拘谨。
相背
孔(同类:龍、於)
①相背的字由内向外对应。
②要注意左右两部分之间的紧密性。
再来分析《礼器碑》中左中右结构的字以及特点。《礼器碑》中左中右结构的字比较少,我们取“澍”字和“修”字进行分析。在左中右的结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中间部分并没有在左右两个方向伸展,而是出现了上下的变化。一般来讲,我们把左和中归为左半部分,然后再和右半部分对应书写,相当于把左中右这一类型的字归为左右结构书写,但是要多考虑中间部分的处理方式。我们看“澍”字,“士(土)”部的竖画写得很长,它是本字的精要所在,起到了纵向延伸作用,使得整个字比较开阔、拓展、畅达。左和中两部分之间距离比较密,组合后与右部的距离比较疏远,这三个部分是参差错落的,单独看着不是那么整齐,但是整体上看又非常和谐。
“修”字中间这个竖画,虽然被夹裹在了中部,但它不是被动的。写左中右这类结构的字,中间部分是调节整个字的一个主要部分。不仅是写隶书时有这样的认识,在写楷书和行草书时也要这样去观照。
左中右结构示意图
①注意中间部分有着上下的延展与变化。
澍
①把左中作为左的部分,右边作为右部分,左和中比较密,右比较疏。
②“士”部的竖写得长些,形成纵向延伸,给人开阔、拓展、畅达之感。
③左中右三个部分是有错落的,从上面看依次是低、高、更低,下面看是高、低、又高,形成和谐的参差错落。
修
①中间笔画虽然被夹裹在中间,但并不被动,它是调节整个字形的主要部分。
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拆开,拆得的两部分并不完整,但将它们对应排列、相互统一后,却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字。在临写左右、左中右结构的合体字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找出多个两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下期三品课堂中,将继续学习《礼器碑》中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合体字!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