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淡贮书窗下 人与花心各自香

2016/09/07       来源:书法报       责任编辑:彭文婧       作者名称:孙 琪;

一枝淡贮书窗下 人与花心各自香

■孙 琪


孙 琪 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员,西安交通大学书法专业硕士毕业生。.png

孙 琪  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员,西安交通大学书法专业硕士毕业生。



在我的书房,除却架上的书卷、壁间的字画、案几的文房用具,不能缺少的一定还会有瓶花。当每天的书写成为习惯,置一瓶花在旁,与笔墨作伴,赏心悦目之余如有良友在侧。或者写字间隙,折花枝入瓶,整理枝叶,认真地插置好一瓶花,其过程与写好一幅字是一样的。

我国古典插花选用的花材相当丰富,除了各种当季的鲜花,更有乔木、灌木、茎叶、果实等入瓶(盘)配插欣赏。对我来说,每一次从花材的选择、搭配到插贮的完成,都是一件无比欢悦的喜事。插花之先,望一眼摆在眼前各色的花材,那些读过的画,看过的风景,篆隶字的线条便随即成为一幅朦胧的草图在眼前映现。接下来的插置过程中,每一朵花的向背,每一根枝的斜侧,每一杆茎叶的取舍、去留、安置,都是在塑造着最初的意象图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年来积累的美的感受、心中向往的风景、梦中的奇幻景观都会自动跑到眼前……这样的过程实在太有趣,眼看着将一些不相干的单枝叶配伍成为自己心中的风景,创造过程中的快乐和表达胜过完成作品本身,而插花过程中调动的却又是自己往昔所有积累的知识。想想看,这与写字又是何其相似!


孙琪书迹.png

孙琪书迹


明袁宏道《瓶史》中关于插花有论:“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青莲之诗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无独有偶,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体均齐者犹易,惟大小疏密,短长肥瘦,倏忽万变,而能潜气内转,乃称神境耳。”插花须因地制宜选用容器,写字须据内容择笔纸。插花注重位置经营,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以求天趣;写字强调字与字违而不犯,和而不同,遵循变化与统一、均衡与呼应的原则。因此,将书法的线条、谋篇布局融汇于花枝的修剪和安置布局中,也是花法与字法互参、体悟美的天机、学习如何造就美的过程。

从临习法帖到书法创作,从研读插花著作到学习中式花道,这一路走来,发现美是共通的,创造美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对个人心性的修习也是一样的。书之法与花之道都有甚深的哲理,中和为美、和谐统一皆是其道法,是以表达个人感情的创造。慢、静、平稳,长期练习,是书法与花法共通的成长方式。原来,书法人和插花人可以是一个人。


免责申明:

书法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0

验证码:

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书法报网立场。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7-65380795
书法报互联网(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水果湖横路7号4楼01室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shufabao-net
邮箱:shufabaonet@163.com
中国书法第一融媒体平台